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神佛的棋局 > 第二十五章用心良苦众望所归

《神佛的棋局》 第二十五章用心良苦众望所归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如何让金蝉子不露声色、名正言顺成为取经人之事,观音在开始之前是做过思量的。

    我们看一下金蝉子转世之身陈玄奘履历:

    金山寺法明座下修持佛法,师从名师,自幼修持,佛学渊博,在东土之境佛门之内据有一席之地。

    出身名门,状元之后,宰相之家,经历曲折,身世chuán qí,神秘色彩更容易让世人口口相传,名声在外。

    重要的是,身份使然,更容易接近皇家内苑,入帝王之眼,若有佛事,首选人选。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关键时刻再有人助推一把,必然水到渠成。

    观音很满意,计划严丝合缝,而且正如期上演。

    唐太宗返阳后,兴佛法、建寺院,欲开水陆大会,招高僧妙演佛法,超度亡魂。

    太史丞傅奕上疏言无佛,奏曰:“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

    李世民看过,朝堂之上掷付群臣议之。

    时有宰相萧瑀,见太宗有心向佛,奈何傅奕出言阻拦,太宗素有“纳谏”贤名,不便驳斥,心里早有计较,上前说:“佛法兴自屡朝,弘善遏恶,冥助国家,理无废弃。”

    傅奕不服,言佛背亲出家,教人不孝。

    萧瑀合掌曰:“地狱正是为不孝者所设,当真不孝者地狱自有刑罚。”

    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意见一致:“佛在清净仁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禅师有赞幽远,历众供养而无不显;五祖投胎,达摩现象。自古以来,皆云三教至尊而不可毁,不可废。伏乞陛下圣鉴明裁。”

    李世民一语定乾坤:“言之合理。再有非议者,问罪。”

    自此时出了法律: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

    萧瑀送人情于玄奘,一是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德行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仙音佛号,无一不会,众人心服;二是其外祖父殷开山为当朝一路总管,父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根源好,主持法会,于情于理,不二人选。

    李世民一听是陈光蕊之儿玄奘,早有耳闻,当即便准。

    如果不是之前安排周密,哪能如此登台顺利?

    长安水陆大会,金蝉子转世之身玄奘已登坛**。

    现在就差这最后的助推了。

    观音计划妥当,安排惠岸行者携佛宝出行。

    化身疥癞模样,身穿破衲,赤脚光头,却将袈裟捧在手中,艳艳生光。

    但有问价者,开口便说“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

    无数人望而却步。

    举止怪异,手捧至宝,漫天要价,事情很快便传遍长安。

    萧瑀凑巧遇到,当街问价。

    菩萨道:“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

    萧瑀道:“有何好处,值这般高价?”

    菩萨道:“袈裟有好处,有不好处;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

    萧瑀道:“何为好?何为不好?”

    菩萨道:“着了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便是好处;若贪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

    好像是排练好了似的,当街问答,一唱一和,对答如流,世人侧耳倾听。

    萧瑀接着问:“何为要钱,不要钱?”

    菩萨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这便是要钱;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将袈裟、锡杖,情愿送他,与我结个善缘,这便是不要钱。”

    说到这里,萧瑀好像想起了什么,当即下马,与菩萨以礼相见,大声道:“**长老,恕我萧瑀之罪。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满朝的文武,无不奉行。即今起建水陆大会,这袈裟正好与大都阐陈玄奘法师穿用。我和你入朝见驾去来。”

    观音暗中点头:这萧瑀此番果然做足了文章,不负我显真身点化之恩。如今见者侧目,假以时日便当传遍大唐国境,这袈裟和禅杖如此特异神奇,旧物识主,待玄奘穿上必大放异彩,则是与世人证明玄奘与佛有缘的最佳佐证,定然声名鹊起,趁机提出取经之事,取经人当其莫属!最妙的是,举世皆知,是当朝宰相引荐推举而不是本座刻意寻上,一切不露声色却水到渠成,可谓事半功倍。

    朝堂之上,观音以瘌痢形象再见李世民,当众面着意把袈裟与禅杖神奇处再次描述一遍,人人心动。

    李世民问价,仍是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

    节俭如李世民,亦决定买下赠玄奘。

    观音此时却说若果有大德高僧,宣扬**,理当奉上,决不要钱。

    前后反差,赚足了眼球。

    轻而易举,已经提前为玄奘镀了一层金。

    李世民宣玄奘,玄奘当场试穿,只见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

    李世民大喜过望,命玄奘着袈裟携禅杖长安街游走,满城皆知。

    所见之人都言“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

    群众效应满满,有口皆碑。

    好事不怕磨,让箭飞一会。

    观音并未急功近利说出目的,她还要等另一个合适的时机。

    多日后,玄奘当众**,观音仍化为癞痢,忽然上台。

    在台上没头没脑大声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玄奘见是赠袈裟禅杖之人,连忙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菩萨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无数世rén miàn前,宣讲了一遍大乘佛法妙处。

    人心皆动,众说纷纭。

    事情传到李世民处,李世民朝堂之上问道:“你既来此处听讲,只该吃些斋便了,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正中下怀,李世民正色喜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李世民心急道:“你可记得么?”

    菩萨道:“我记得。”

    李世民大喜:“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

    那菩萨带了木叉没有开讲,却卖了个关子,飞上高台,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现出真身,手托净瓶杨柳。左边是惠岸行者,神威凛凛。

    李世民在泾河龙王来闹时见过,曾搭救于己,慌忙跪倒。

    众人见皇帝拜倒,纷纷下拜,口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观音见火候差不多,便带惠岸行者离去。

    却给李世民留下一封简书--“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事已至此,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于民愿,于私情,取经事宜,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观音果然不负如来所望,神通广大,办事滴水不漏,举手投足,莫不称意。

    李世民是真心欢喜的,正愁口渴,有人送水。

    至于为什么这么巧不早不晚这个档口出现这么一回事,神佛布局,千年筹划,用于一时,自不是凡胎可以揣测。

    他也不去想,地狱噩梦犹在,他现在关心的是怎样尽快取得真经,超度亡魂,以解后顾之忧。

    至于取经人,意思再过明显没有,何况玄奘形象于民间于朝野,已深入民心,他人也不可胜任。

    冥冥中似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掌在暗暗推动着这一切。

    但是还要看看玄奘意思。

    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越不用自己点明。

    “请求”与“请愿”是两回事。

    当即看似随口问了一句:“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众人不约而同将目光转向玄奘,玄奘得宝物,受恩宠,无论请不情愿,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命运势如泄洪,不可抗拒。

    像是无数年前便已定好,这一天发生的事情陈玄奘并未感觉意外,他走出人群淡淡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李世民点头,上前将他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

    玄奘再无牵挂:“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佛前拈香,发弘誓大愿。

    寺院中对众弟子辞行:“徒弟们,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不然,断不回矣。”

    长安城外,李世民对玄奘道:“当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何如?”

    三藏饮了参入家乡土的送行酒,表态道:“只在三年,径回上国。”

    李世民意味深长,再三叮嘱:“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谨记: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玄奘骑上白马,带着紫金钵盂、通关文牒并两随从,正式踏上征程。

    路上究竟有什么在等着他,他在白马背上远行,还尚不知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神佛的棋局》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神佛的棋局》 第二十五章用心良苦众望所归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别样的中间段人生 连载中图标 别样的中间段人生
  • 影视位面之崛起 连载中图标 影视位面之崛起
  • 御灵战役 连载中图标 御灵战役
  • 妙木山的塔姆仙人 连载中图标 妙木山的塔姆仙人
  • 商业制霸世界 连载中图标 商业制霸世界
  • 苍翠星辰剑 连载中图标 苍翠星辰剑
  • 啸破天宇 连载中图标 啸破天宇
  • 网游之混沌时代 连载中图标 网游之混沌时代
  • 江山计之大国公主 连载中图标 江山计之大国公主
  • 一婚到底,亿万老公宠妻无度 连载中图标 一婚到底,亿万老公宠妻无度
  • 宠物小精灵之莫云 连载中图标 宠物小精灵之莫云
  • 维纳斯赐的婚礼 连载中图标 维纳斯赐的婚礼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