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因为前段时间,牛府忙着办喜事,这年味似乎就淡了些,到了二十二这天才张罗着把之前的灯笼红绸给撤下来换上新的。
也是因着采办年货的关系,和外界的走动自然就多了起来,进出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有‘齐月斋’的糕饼,‘锦绣坊’的成衣,‘御儿庄’的活物……除了府里派出的车马之外,还有一些是前来进项送礼的,管家都忙前忙后的指挥他们在二门外等候,依次等待装卸。
李醒因为继承了这身体前主人的记忆,对于这科举kǎo shì却是不怎么担心的,但为了防止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出现——他还是把书房里的书都翻了一下。
尽管如此,他还是多出很多闲暇时间,除了喝喝茶,偶尔去园中各处游荡外,最大的乐趣就是摆弄那支竹笛,他本身就知晓一些音律,那支竹笛被他擦拭干净,贴上竹膜后,既也吹出了优美的曲子。
“好听,好听……”李醒被突如其来的鼓掌和叫好声吓了一大跳,他抬起头,正好看到付雅君站在她面前掩嘴轻笑,“没想到姐夫还懂乐器,并不像姑婆婆说得那般平庸无才嘛。”
李醒刚才吹奏的那首曲子正是后世红遍大江南北,被人广为传唱的《沧海一声笑》,此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婉转又不失大气,情绪层层递增,在达到最**的澎湃后又回归宁静,就像诉尽了流转的一生,李醒刚才是凭着前世的记忆将它演绎了出来。可能是太过聚精会神的关系,以至于她走到了面前都没发觉。
李醒也没有计较她说的那些话,只用嗔怪的眼神望着旁边偷笑的夏荷和秋眉。
这是付老夫人的娘家人,叫付雅君,十七八岁的样子,模样也生得俊俏可人,主要是脾气好又落落大方,遇人自来熟,来府里没几天,就敢和他随意开玩笑了。
“只是略懂一些,用来自娱而已,难登大雅之堂的。”李醒颇有些谦虚的回应道,他本来的技艺也算不上有多么的卓尔不凡,只是借着这曲子的不俗罢了。
“姐夫倒不必过谦,这技法上虽比不过‘八大家’却也不是泛泛之辈可比的,不过这曲子倒是真真的好,拿去参加三年一度的花魁大赛曲艺项的比试,都不会落了下乘。”
这付雅君向来不太会虚与委蛇,她说好,那必定是好的。
李醒心道,也算你识货,这曲子由音乐大师黄霑所作,当年作为《笑傲江湖》的插曲,一经推出,迅速风靡,几乎成了《笑傲江湖》的代名词,传唱了一二十年,依然难以被超越。
“雅君xiǎo jiě这见识果真不凡,这正是我在一本孤本野集上看到的,就闲来无事拿来消遣一下,没想到既是这样的一首佳作。”李醒还没有厚颜无耻到把它归功于自己。
“什么书啊,我也去找来看看。”
“都说了是孤本了,你怎么能找到。”李醒笑道。
“哎呀,我没注意到你话里说的嘛……”
说起这付雅君来,和牛家也算不上多亲近的关系,是付老夫人一个表哥的孙女,这关系已经是有点远了,依着辈分也只能勉强叫付老夫人一声‘表姑婆’,可她说那样子叫着太生分,就直接叫改口叫姑婆婆了,因她的性子比较好,很会顺着长辈,所以颇得府上几位太太们的喜欢。
她年龄比牛锦茹还要小一岁,府中的下人也就称其为‘二xiǎo jiě。’
这付家虽比不上牛家显赫,但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当年杨州那场‘一榜七进士,十万雪花银,’就是付家的手笔。
就算是做为江南的富庶之家,愿意一下子拿出十万两银子成立一个机构,去资助当地那些前去赶考仕子的,想必也是不多,这善举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更何况同年本地去应试的仕子中,居然有七个人考取了功名,在这件事的推波助澜下,就有了上面那一说。
分封到此地的靖王听闻这事后,赐其一块牌匾,上书‘崇文之家’。
从这些就不难看出,付家对文人还是比较尊崇的,只可惜从可追溯到的祖辈开始,付家就没出过可拿来说道的读书人,秀才倒是出过两个,可在付老爷子眼里,这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他们需要的是让人高山仰止能入朝为官,将来有可能出将入相的大才,这只会拽酸文,没点大才之学的秀才他是看不太上的,还因着这个原因,整个家族都被一些有心之人冠以‘千年秀才’的别称。
由此就可知道,付斯年对教育的重视,因此他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了儿子付学文身上,只是这儿子并不如他的名字这般,经商倒是一把好手,读书却是资质一般,考过秀才之后也就再无建树。
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科举kǎo shì,他突发奇想,说想在kǎo shì前提早来感受一下这京城的文化底蕴和风俗人情,这样有利于kǎo shì的时候多些不同的见解,然后又搬来各种书上看到的,或胡诌八扯来的事情佐证这些风俗文化尤其春节时体现得最甚。
付斯年望子成龙之心正切,既然和科举之事有关,当然得全力支持。他母亲虽心里不愿儿子年关将近还往外走,但他知道自己丈夫对这事的重视,几次想劝,又欲言又止,想到这也是儿子上进的一种表现,也就索性不再言语了,只是在他们出发时她还是不自觉的流了些眼泪。
原来付斯年是打算亲自来陪同,但付雅君把他劝下了,说母亲身边不能没有他,他若此时也外出,母亲这年彻底是没法过了,最后她拿出自己从长大后还未出过远门,也想借此机会出门去开阔下眼界为由,提出由她陪同他哥一起进京,父亲权衡了一下也就答应了她的请求。
管家得了吩咐,带着银票,快马来此购置一了座宅院。付斯年说要他们兄妹先行,等开春天气回暖后他再和夫人一起搬过去住段时间。
这付学文目前对自己的才学还抱着一些希望的,要等多经历过几次后才会对自身有个清楚的认知,放弃‘学文’这条路。当然,这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