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因一直有人住着,加上主人才搬走不久,所以看起来还挺干净整洁,只要稍做打扫就可以入住了。李醒付好房租,和主人办好了交接后,然后把夏荷和秋眉留在了这里,自己雇了马车,去柳月镇接自己的父母。
这两个丫头原本也是要跟着一起去的,但这样回来又少不了要多雇一辆车,又多了笔开销,现在银钱不多了,日子还需紧巴着过。经过李醒的劝说,她们爽快的答应留下来。
但她们留下来也并不是无所事事,有房间需要打扫,有床铺需要整理,还有要把这屋子的前主人留下的东西,包裹锅碗瓢盆,日常用具都清点一下,看缺少哪些,需要添制的就添制。
李醒临走时给了她们五两银子,这些钱除了添制器物外,还需买柴米油盐和菜,并交代要她们东西就近买就好,买完东西就赶紧回来,别到处乱跑,现在是非常时期,省得遇上什么麻烦,并告知他们最迟晚饭前会赶回来。
李醒叮嘱完她们后就去街上雇了两辆马车,然后马不停蹄的往柳月镇的方向赶去。
时间不早了,这找房租房的弄下来,已经是半晌午,这时出发能赶上中午饭就算不错了。
今天路上的车明显多了些,但几乎都是牛车,听里面时不时传来的嘻嘻哈哈的喧闹声就知道,里面坐着一群喜欢碎嘴的婆姨,聊着邻里八乡和自家男人那些事。
这可能是她们一年当中最快乐的时光,地里的庄稼都收割完了,离春耕又还有一段时日,缸里有今秋刚打的粮食,不用担心会饿肚子,就算有些家境或收成不太好的人家,肚子要闹饥荒也是开春后的事情,反正这个时候是富足的,所谓饱暖思**,这话说得一点没错,这就是为何古代冬至到春分这段时间怀孕的人会特别多。
路上除了车以外,也有一些行脚客,三三两两的往城里方向走去。
在这样的路上是走不太快的,行人还好说,主要是对面而来的牛车,跑个一段时间又要放慢速度来避让。
就这样走走停停的,到柳月镇的时候都已经过了午时了。
李府的大门很不寻常的没有关上,引得一帮好事着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往里张望。
李醒直接把两辆马车赶进了院子。
“少爷,你终于回来了,”管家第一个迎了出来,“伯爵府的人来过了……”
听得脚步声,小檀从二门里跑出来,“少爷,你总算来了,老爷和夫人在屋里等你呢。”
“老爷和夫人没事吧?”李醒焦急的问道。他生怕二老因此有个好歹,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罪孽深重了。
“没事,他们只是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听到二老没事,李醒松了口气,“我去跟他们解释。”
还没到门口,李醒就喊了起来。“爹!娘!我回来了。”
“诶,诶!”
二老在屋里应道。
这是他第二次见这两位老人,看上去似乎比上一次更苍老憔悴了些。
“儿啊,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李老太太迫不及待的问道。
李醒跨过门槛,把李老太太扶回到座位上,‘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爹,娘,孩儿不孝。”
“儿啊,你这是?”老夫人被李醒的行为惊到了,“有什么事快起来说。”
“是啊,醒儿,到底怎么了,刚才牛家来人了,说要把这宅子收回去了,这是为何?”李老爷也有些不解。
“我已经和牛家没任何关系了……”
“休,休……了?”
“嗯。”
“这是什么事,才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这样也罢,原本就不大看好的事。只是这一闹,你以后想再成个家就难了。”老夫人这个时候都没有怪罪李醒,还想着替他叫屈。
“爹,娘,儿子不用你们操心,只是连累您们又要跟着我受苦了。”
“受苦倒是不怕,经历过上次的事之后,也算活明白了,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才最重要。”
“难得爹和娘能这么想,那就麻烦您们二老收拾一下跟我走吧,我在城里已经找好了住处。”
“好,好,厨房里饭菜应该差不多准备好了,儿饿了吧,先吃饭。”
饭后,牛家的人过来了,李醒一看,竟然是白福。
把府中的老管家都派过来了,也够隆重的了。
李醒赶紧给其奉上茶和点心,并塞偷偷的塞了二十两银子在他手上,管家眼皮都没抬,接过来若无其事的把它塞在袖子里。
要打包带走的东西不多,收拾起来也简单,只有一些衣物细软,铺盖被褥,其他的一些家什当初一起给罚没了,严格来说算是牛家的产业了。
李老夫人还惦记着那两间铺子这几天的营业收入还未派人去收,但她也只是想想,这铺子当初也是牛家赎回来的,说不定早就被他们接管了,这时候再去,哪还能收到什么钱。
好在老管家收了银两之后也就不大管事了,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装上马车的东西只是瞟了瞟,没要要求打开检查。
原本以为没多少东西,结果收拾出来,堆了一堆,主要是几个人的被褥铺卷,满满当当的塞了一车。
这样子两辆马车明显是不够的,李醒只得去镇上又雇了一辆。
府中的下人,只留下了小默和管家,其他人都给了笔遣散费遣散了。
李府府中也只有他们两人和小檀是之前就一直跟在身边的,其他的一些下人都是后来才雇的,那些人对府上没有太深的感情,对于遣不遣散的无所谓,留在府上是当差,去别家也是当差,无可无不可,只是没想到还能拿到一笔不大不小的遣散费,简直有点求之不得。
小墨因着夏荷的关系,自然会跟过去,其实以他的手艺,去别家也不愁找不到好差事,只是这些对他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和自己的心上人在一起才最为要紧。
老管家是个鳏夫,无儿无女的,在李家待了大半辈子了,之前老太爷还在时就跟在身边伺候,现在老了,也没地方可去了,自然得带在身边。
小檀也是打小就在府中,这些年一直在老夫人身边伺候,只是前不久刚在镇上寻了个婆家,是个以打铁为生的手艺人,婆家一直希望她早点嫁过去,原本计划在年后就办酒,现在因这事,恐怕不得不提前了,老夫人途遭变故,不能像之前计划的那样风光让她出嫁,但还是备了三十两银子给她作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