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六年,这里是一个很贫穷的村子,我的家更是村子贫穷的极限。父亲今年十三岁,本该阳光灿烂无限享受的日子。可惜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一座破败的农家院,几间年久失修的土屋子摆在一旁,显的院子特别狭窄。父亲坐在屋门口,观望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鸡仔,这可是这一家人一半的经济,一半是父亲的父亲,也就是爷爷在远处帮别人打石磨挣的苦力钱了!父亲的母亲,也就是奶奶,几年前不知道什么原因,瘫痪在了床上,动弹不得。有人说是中了邪,也有人说是劳累所得,我宁愿相信后者,也不相信其他,本来去看郎中会有希望的,可惜穷人就是这样,听天由命……
爸爸本该可以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去个学堂,学点知识也好,或者跟个师傅,学点本事也行!可惜……
爷爷一趟出去就得好几天,有时竟然是半个月,力气倒是没少出,可报酬却少的可怜!那些有钱人,大户人家扣门的可怜!爷爷一出门,这个家就得靠父亲。奶奶和一群的鸡,就是父亲的生活!
“健康,我可是拖累了你们父子呀,我该早死呀”这是奶奶每天必说的话语,当然,健康就是父亲的名字,可能爷爷奶妈希望父亲健健康康的,所以直接就起名健康了,听着直接。
“妈,你说啥呢,有我呢,你生了我,我伺候你,没事,一辈子,我在你身边……”父亲每次也是这么的接着奶奶的话,这是一种孝顺,男人的担当,可惜他只有十几岁!
“都怪我,你说好好的,该天杀的怎么就动不得了,苦了你爸爸,也耽误了你,我要好着,你学个啥本事多好,也不用天天守着我了”
“啥呀说的都是,这是儿子该做的,耽误什么呀耽误,我笨,学本事,还不如在家养鸡呢……”
“谁说我娃笨,我娃最聪明,哎……”奶奶说着说着就下了泪水,这是自责,也是难受……一段母子的对话陷入了死灰一般的宁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有时候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人,也只能随着奶奶的泪水,留着自己不甘心却又要乖巧的泪水,相对无言两行泪!
院子紧套的那框木门,显的极其破旧,出进也只有父亲,和偶尔回来的爷爷!贫穷的家,没有其他任何人,更是一般苦涩和寂寞!
爷爷每次工完回家,虽说没有很多钱,却总是带给家里不一样的惊喜,除了家里必须得粗米粮食,有时候也会奢侈的给父亲买些糖果,和给奶奶的花布!奶奶虽说腿脚瘫痪,可是手还是很巧妙的,花布在奶奶的手中,变成很多的东西,父亲和爷爷的布鞋,一家人的衣服,剩余的边角也会绣成袜子,枕头之类的,很是漂亮!爷爷看着坐在炕上的奶奶,可躲在门口的爸爸。搓着满是伤疤和疥疮的粗糙的双手,想说些什么,却无言诉说!
虽说不好吃,父亲十几岁就学会了做饭,白菜粗粥。总是在爷爷回来不久,端在爷爷的眼前!
“爸,饿了吧,赶紧吃些,吃了缓着”,顺手拿起一旁的水壶,给爷爷倒了一杯白水!
“嗯,我娃最懂事了,上辈子积了德了……”
爷爷看到懂事的父亲,总是笑着夸赞……
“可惜我们苦了这孩子了,本该……哎……”爷爷吃了一口粥,低了下头,似乎想了些什么,又面对的奶奶,说着他苦涩的心思……
“不怪你,都怪我,是我,拖累了你们父子”奶奶总是用自己的过错安慰着爷爷,可是越是这样,爷爷越难受,自责……每次爷爷奶奶哭诉的时候,爸爸总是躲在远处,看着一院子的鸡,不想听到任何语言,那样他会难受……
“这要全是母鸡多好,到时下很多鸡蛋,卖钱,买东西!”父亲自言自语着,父亲也有个小小的梦想,就是他养的这一院子鸡了!本来就是为了下蛋卖鸡蛋养的,所以希望都是母鸡了!
“好好养着,下蛋了,就能卖钱了”爷爷早已喝完了粥,在父亲的身后接着父亲的话随意说了一句!奶奶也是探个身子,透过屋门看着满院子的鸡仔,嘴脸扬了一下,一家人都开怀的笑了,因为的确很久没有看到奶奶开心了……
爷爷又要出发了,走之前和父亲,给院子的一角搭了一座大点的鸡舍,遮风挡雨啥的!又领着父亲去别家的石磨上推了些粮食,给家里安顿好了,被着行囊,出门了…………
日子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过的飞快,唯独家里的日子,依旧不景气!爷爷一趟出去,又一趟回来,感觉转回来的只有岁月,而无其他,奶奶依旧在屋里的炕上,不过已经习惯了这个样子!不再念叨了…………父亲的鸡也可以生蛋了……
“感谢老天”父亲望着院子里的一群鸡,大多数是母亲,不由的说了那么一句!
“妈,我去卖鸡蛋了,你要啥,我卖了钱,给你买好东西,”父亲提着一筐积攒了五六天的鸡蛋!高兴着给奶奶说着成就,仿佛满筐提的就是钱一样!
“不要啥,你爱吃啥就卖些啥吧”奶奶也高兴的不得了,可是还是不会奢侈的,总是宠爱着这个家里的半个顶梁柱的父亲……
琳琅满目的街道,父亲提着鸡蛋,寻得了一处卖鸡蛋的地方,旁边也有很多人在卖。买鸡蛋的也是精挑细选,商讨着价格,大半天过去了,旁边的人走了一波又一波,可是来到他面前的人总是摇摇头离开!父亲不明原因,探着头,比较着……
“师傅,我的鸡蛋怎么了,你不能刚摇头,你说一下原因也好呀?”父亲不甘心的问着又走过来的买客。
“太小了,你的鸡蛋就很鸽子蛋一样,我怎么买,一看就是刚开始下的蛋,我买不划算呀”买客也是实诚,说了原因,准备离开。
“对对,你咋知道,就是刚开始下的,家里舍不得吃,就考这些蛋卖钱吃饭呢,你看咋样能买就买你的了”,父亲央求着……
“看你这孩子也实诚,那我就买了,就按别人的价,看你也不容易,以后你家的鸡蛋肯定也就小不到哪里去了,就不用来街上买了,直接送到我家吧,免的我在跑街上……”这买客也是大方,父亲肯定也是感激,道谢声一声接着一声!
“谢谢师傅,你家在那里,以后我就送去好了,谢谢师傅,谢谢”
“这个街道一直往北,第二个路口右拐,就我家一家,门口有两个石狮子,我姓董,你送来找我就行,我给你小子结账……”原来他就是镇上董家的大户人家,父亲早就听爷爷说过,很富裕的一家,董先生做生意,是镇上的首富,以前只是听说,现在可终于是见面了……
“好的,董老爷,”父亲答应着。
“这孩子,什么年代了,叫我董叔就行,叫什么老爷!”董先生瞪大个眼睛,惊奇的看着这个孩子我的父亲!
“哦哦,知道,董……董……叔……”父亲吓一时结巴了起来……说着便提着筐准备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