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凌称是,二人道了别,分头而去。
此去草堂距离不远,祝凌御起剑,片刻就到了,一别一个月,草屋还是那番模样,孤零零的立在山谷之中,虽有些简陋,却无比温馨。
一只浑身乌黑的白顶小鸡正在不断的抖动的小小的鸡头啄食地上的稻米,听到身旁的响动,将脑袋摆动过来,忽而扑腾着翅膀,跳起一尺多高,飞快的向那个人跑去。
祝凌面露笑意,附身将蠢瓜抱在怀里,抚摸着它柔顺的羽毛,笑道:“蠢瓜啊蠢瓜,这许久不见,你还可好啊,怎的感觉比我走的时候重了些。”言罢将蠢瓜身体抬高了些,细细看去,果然见它鸡身又肥了一圈。
蠢瓜黑溜溜的小眼睛不住摆动,“咯咯”的叫,温顺将头靠在祝凌臂膀上,十分享受的样子。
祝凌抱着它,迈步进了草堂,草堂内还是那么干净整洁,两张床铺叠的整整齐齐,只是不见周老先生了影子,也不知去了哪里。
想必周老先生是出门采药去了,我在这等候片刻便是,三个时辰过后,仍是不见周老先生归来,此时天色将晚,一轮明月自东方升起,祝凌索性就在草堂内歇息。
忽忽几日过去了,周老先生自始至终都没有回过草堂,到得第四日,祝领心里不禁有些奇怪,以前周老先生虽然也时常出门,但最多不过一天就会归来。怎的呆了这许久时日,仍不见他人影?
他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他久等不到,眼见凌霄大会只有七日之期。各门各派弟子均已陆陆续续到了郁尧山,每夜山顶上灯火通明,定然是热闹非凡,心里一阵的痒痒。暗想索性先上山瞧瞧热闹,等凌霄大会结束之后在来探望前辈便是了。周老先生修为高深,料想也不会有什么大碍。
他打定主意,动身上山去了。
郁尧山山路险阻,多是嶙峋石碣,犬牙交错,寻常人等登山,若是身无功力,只怕要走上好几天。祝凌如今修为在身,倒是不在话下。
以前他时常走这条山路,此时重温旧地,倒是颇有一番滋味。
祝凌正走到半山腰上,打眼看见不远处山口站着一个青衣道袍的小道士,面露焦急之色,踮着脚尖不住向山下打望,像是在等什么人,仿佛十分着急,正是平日里与祝凌交换柴火的刘道士。
祝凌遇到熟人,也有些高兴,高声叫道:“刘道长,可好啊!”
刘道士闻声看见祝凌,大喜过望,急忙奔到跟前,火急火燎道:“哎呀,祝老弟,我日盼夜盼可算把你给盼来了,快快跟我走!”
祝凌奇道:“刘道长这是为何?”
刘道士道:“前些日子师父把我叫过去,让我这几日找一个叫祝凌的年轻人,说掌门和三脉的首座要见你,我一想祝凌不就是平常山下卖柴火的老弟嘛!谁知我下了山,草堂里面一个人都没有,这几日找不到你人,可让师父给骂惨啦!”
他擦了擦额头汗水,道:“祝老弟你快跟我走,若是我办成了这事儿,没准师父一高兴,又重新把我收回内门弟子也未可知啊!祝老弟啊,我们交情匪浅,这回你可要帮帮哥哥我啊!”
祝凌听的莫名其妙:“你说的掌门可是弘义真人?”
“自然是弘义真人他老人家啦!莫不成郁尧山还有第二个掌门不成。”刘道士一瞪眼。
“这可就奇怪了,弘义真人与三脉首座是正道巨擎,神仙一般的人物,天下无人不敬仰,没端端的见我做甚么?”他心下奇怪,嘟嘟囔囔。
刘道士满脑子都是自己重归内门,光宗耀祖的得意场景,哪顾得上理会祝凌的小心思,急忙一把拉住祝凌,口中不住道:“先走再说,先走再说。”
二人一路小跑,急急忙忙的一溜烟不见了。
“他奶奶的,累死我了!”刘道士站在台阶顶,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他向来只是在郁尧山外打理些琐碎事务,何时走过如此多的路,此时向下望去,漫漫无边的九千阶梯,真不知道方才是怎么上来的,只觉皮都脱了一层。
祝凌笑道:“刘道长多年操劳门内事务,也要勤加修炼才是。”刘道士瞪了他一眼,只是大口喘气。
不一会一个须发斑白的老者御剑而来,刘道士眼中露出一丝喜色,叫道:“师父,祝凌我给带来啦。”
老者停在跟前,上下打量了祝凌几眼,面无表情的道:“跟我来。”他转过身形,又道:“非我内门弟子不得在玄清门御剑,上来吧。”
祝凌虽不知他们为何找自己,但玄清门是千年古派,正道之首,想必也是事出有因,故而也没多想,索性跟他们一路。
老者带起祝凌,飞过一座座屋檐,祝凌在空中望去,只见一片片琉璃碧瓦铸造的房屋,错落紧致,在正中的汉白玉大道两边一字排开,数量甚多,料想是平日弟子们的居所。
山顶雾气缭绕,在山风的拨动下时如碧波水浪,时如浣丝轻纱,云烟薄薄,美轮美奂,直如仙境。
左右后方挺立着三座巨大的宫殿,闪闪生辉,气派非凡,大殿顶上匾额分别刻着“上清、太清、玉清”几个大字。
无数弟子在各自大殿内整齐排列,端坐修炼,细细看去,每个大殿竟有数千之众,各个整齐划一,从上方看去颇有阵势。
祝凌先前只是到过半山,并未到过三清大殿,此时间众人修炼间纳天地灵气,与天地契合一体,三清大殿庄严肃穆,气势磅礴,心头不禁暗暗敬佩。
老者仿佛知道他心头所想,道:“每日清晨玄清门弟子便会聚集在一起修炼内功心法,直道中午才各自散去。”
祝凌感叹其境,道:“郁尧山人杰地灵,不光是天下执牛耳者,连这山门美景,也是让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老者面露得色,嘿然道:“那是自然,玄清门坐落在神州六大灵脉之一的郁尧山,当年创派祖师玄清子瞧出此地龙蟠虎跃,乃是大好的风水宝地,便在此开山立派,是为玄清门,几千年以来玄清门日益鼎盛,历代先祖披肝沥胆,励精图治,当今掌门弘义真人更是道法通天,品德高深,保天下之泰康,安万世之民心,惩奸除恶,捍卫天道。
世人皆知郁尧山修道仙门,名满天下,殊不知山上的天海云桥,三清宝殿,还有那朝霞碧谷,具是天下奇景。”
老者如数家珍,谈起自家仙门,洋洋洒洒,一缕灰白胡须,面上竟是仰慕之色。
祝凌恍然,难怪世人削尖了脑袋都像拜入郁尧山门下,其势如此,其名远播,如何叫人不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