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士道之三十二相 > 第四回 坤篇·傍目八目

《士道之三十二相》 第四回 坤篇·傍目八目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张玉突然一怔。</p>

    </p>

    金忠在临行的前夜,确实给了张玉两个锦囊,一个青色,一个白色。青色锦囊是让张玉转交给袁珙的,而另一个是让张玉在燕王朱棣遇到困境之时方能打开的。</p>

    </p>

    这件事按理说只有张玉和金忠两个人知道,连一同夜晚谋划的丘福和李彧都不会知道。</p>

    </p>

    而此时对面而坐的邋遢道士袁珙,却突然关心起自己怀揣的另一个锦囊,这不免让张玉惊出一身冷汗。</p>

    </p>

    “什,什么另一个锦囊?”张玉强掩着自己的紧张答道。</p>

    </p>

    “哼。”袁珙轻哼了一声,似乎在他看来,张玉实在是没什么演技。</p>

    </p>

    “张将军,别演了。你认识金老头多久了,还不了解他?这老小子平生谨慎为先,狡猾的很,凡事都会留退路。否则也不会在耳顺之年还做一个藩王的内典吏了。”</p>

    </p>

    说罢,袁珙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六两金子,在手里掂了掂,继续说道:“这青色锦囊自是让老道我帮忙的。不过,要是你找不到我,怕是还会有另一个锦囊好在万难之时以作应对吧。”</p>

    </p>

    听完袁珙说的话,张玉点了点头。</p>

    </p>

    事到如今,既然什么都逃出袁珙道士的眼睛,索性也没必要瞒着什么了。张玉如此想,便从衣襟内侧取出了白色的锦囊,双手递给了袁珙。</p>

    </p>

    袁珙将白色锦囊拿在手中也掂了掂,对比了一下六两金子,突然笑道:“这白色的锦囊倒是轻了不少啊。保儿啊,你过来。”</p>

    </p>

    袁珙把平安叫到身旁,把白色的锦囊袋交到了平安的手里,当着张玉的面对平安说道:“保儿,你把这个白色锦囊拿到后院灶台那烧了去。”</p>

    </p>

    “这”平安不免愣住了,看了看袁珙,又看了看张玉,手拿着锦囊,站在那里不知所措。</p>

    </p>

    “先生这是何意啊!”张玉突然站了起来,走上前,从平安的手里一下子把锦囊抢了回来。“金内典曾反复交代,这里装着在燕王危急之时能化险为夷的方法,万勿有失。先生却要把他烧了,先生难道是要置燕王于死地么?难不成”</p>

    </p>

    “张将军,切莫激动,请先安坐。”看见张玉有些激动,一旁不做声的铁铉也急忙打断了张玉的话,劝解道:“柳庄先生此举,想来必有深意,不妨先听听先生的解释。”</p>

    </p>

    而此时的袁珙看着这一切,却也并不意外,他似乎也料定张玉会变得激动,长长地叹了口气,依旧戏谑地说到:“呵呵。老子曰: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这天宇茫茫,其间的起伏兴衰皆发乎自然,没有什么定数。但是却有两样东西是可以制约,甚至左右兴衰的。一个是天运,另一个就是人谋了。而且二者一主一动,缺一不可,有天运而无人谋,则天运如同东逝之水,流而不存。有人谋而无天运,则人谋如同无根之木,难以独活啊。”</p>

    </p>

    说罢,袁珙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看见张玉仍是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其实,老道我差也不多猜到了金老头这白色锦囊里装的是什么鬼主意。”</p>

    </p>

    说着,袁珙把脸朝向铁铉,问道:“鼎石呀,你能否猜猜看,你师父出的是什么计策?”</p>

    </p>

    铁铉皱着眉头,想了片刻,似是自言自语地说到:“如今燕王进京吊丧,远离藩屏,就其势而言,已是处于被动,若有闪失难道,难道老师他出的是反客为主之计么?”</p>

    </p>

    袁珙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而且必然是《棋经合战篇》里的那八字法。”</p>

    </p>

    “宁输数子,勿,勿失一先!”铁铉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出了这八个字,用略显惊愕的表情看着张玉。</p>

    </p>

    张玉却还是没搞懂他们俩说的是什么,迫切地问道铁铉:“鼎石先生,张玉我是个武人,不懂弈道。话里有什么玄机,还望先生明示。”</p>

    </p>

    铁铉看了一眼袁珙,再对张玉说道:“张将军,先生要烧这封锦囊也是为你好。就如同刚才先生说的那样,如果天运在燕王,则师父给你的白色锦囊必是画蛇添足。如果天运不在燕王,这白色锦囊不仅没用,还可能,可能反而会害了你的。”</p>

    </p>

    张玉心中一怔,虽然他并不知道这白色锦囊里到底写着什么计策,但自己也隐约的感觉到可能将来会对自己不利。</p>

    </p>

    “所以说,烧与不烧,你自选吧。”袁珙看着嗫呆呆坐着的张玉,又提醒了张玉一遍。</p>

    </p>

    张玉沉默片刻,自己又摸了摸白色锦囊,叹了口气,将锦囊又揣回了衣襟中。</p>

    </p>

    “我张玉虽不是什么读书人,但忠信之道却也懂得。燕王殿下待我情同手足,金内典又敢将大事付托于我,即是如此,就算刀斧相加大丈夫也该义不容辞,尽忠全信。否则没有忠信,即便我安然无恙,又与死何异?”</p>

    </p>

    听到张玉此番言语,铁铉与平安都连连点头,表示佩服。唯独袁珙不为所动,根本没把张玉的话听进去。</p>

    </p>

    “既然是你自己做的决定,那老道我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说吧,袁珙将桌上的六两金子揣到怀里,对张玉说道:“行了,锦囊你已经送到了,金子呢我也收下买酒喝,你的这个任务也算是完成啦。”</p>

    </p>

    “呃柳庄先生,金内典还希望您能和在下一起进京一趟,也好”</p>

    </p>

    “去你的,我刚才说那么多,还不值这多出来的一两金子?”袁珙再次打断了张玉话。“还要跟你再去应天,你当我袁柳庄就这么便宜啊。”</p>

    </p>

    “这”</p>

    </p>

    正在几人尴尬之时,朱能正巧从后院取来了两坛酒走进正堂。</p>

    </p>

    袁珙看见了,连忙用手指着朱能,对张玉说道:“欸!你要找人啊,让小鬼跟你去应天!”</p>

    </p>

    “啊?”朱能看见袁珙指着自己,又看见其他三个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突然变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怀里抱着的两坛酒也忘了放下来。</p>

    </p>

    还是铁铉率先开口说道:“能儿,既然柳庄先生都这么说了,反正斋中也没什么事可忙,平日里有你保儿哥照应。你就随张将军去一趟应天府,也算是见见世面了。”</p>

    </p>

    “我才不去呢。”听到此,朱能将两坛酒放在地上,连连摆手。</p>

    </p>

    张玉虽然对朱能有些亲近之感,但也是有所顾虑的看了看袁珙,似是在问这样的安排是否过于随意了。他也不太相信,一个总角之龄的小鬼,能对局势有多大的帮助。</p>

    </p>

    袁珙也不在意张玉诧异的眼神,对着朱能说:“你去不去!”</p>

    </p>

    “不去!”</p>

    </p>

    “你再说一遍?”</p>

    </p>

    “就不去。”</p>

    </p>

    看见朱能不服管,袁珙扑哧一乐,站了起来,走到朱能旁边,拽着朱能头上的一个发髻,扯了扯,说道:“我记得我跟你说过,我得到的那口鱼肠剑就藏在应天了。你这次要是去,我就送给你,你要不去,那就只能是和那剑没什么缘分了。”</p>

    </p>

    “此话当真?”朱能突然变得精神起来,专注地看着袁珙。</p>

    </p>

    袁珙也不搭茬,继续说道:“此次你随张将军去,凡事听张将军的安排,等到回来的时候,我自然就把剑送你。”</p>

    </p>

    “那,那”</p>

    </p>

    朱能仍有些犹豫,袁珙继续说道:“再者,用不了多久,你鼎石先生和你保儿哥也会去应天,到时候你们就在应天再会了。”</p>

    </p>

    听到此,朱能又看了一眼旁边的铁铉,看见铁铉点了点头,于是也就应下了。“那好,我就陪世美兄走这一遭。”</p>

    </p>

    见朱能答应了,铁铉又对张玉说道:“张将军啊,别看能儿他还未及冠,但武功与机警不在常人之下。你此行应天,有他相随必然会对你有所帮助的。”</p>

    </p>

    “唉,也好,那一路上也请小兄弟多多照顾啊。”</p>

    </p>

    “行啦,行啦。客套话你们留到路上寒暄去。”袁珙从地上拿起一坛酒,走了回座位。。“小鬼,你到后院给这个张世美找个房间住下,你也回去收拾收拾。明天早晨你们一起出发去应天吧。”</p>

    </p>

    朱能瞥了一眼袁珙,又对张玉说道:“世美兄,随我来吧。”</p>

    </p>

    “那在下先行告退了。”张玉朝着袁珙,铁铉与平安先后拱了拱手,随着朱能出去了。</p>

    </p>

    看见朱能和张玉离开的身影,铁铉朝袁珙问道:“柳庄先生,您刚刚说我和保儿也要去应天府,莫不是骗能儿的话。”</p>

    </p>

    此时的袁珙早已经打开了酒坛子,抱着喝了起来。看见铁铉这么问,自己才放下酒坛子,说道:“老道我没骗他啊。”</p>

    </p>

    “您是说我们真的也要去?”</p>

    </p>

    “你们和他们俩不一样,你们俩自然有你们自己的事会做。老道我算了算,也就是十几天后的事,你二人或许也要去应天咯。”</p>

    </p>

    “我二人去应天能做什么?况且保儿是济宁指挥佥事,也不能随便离开吧。”</p>

    </p>

    “唉,那就看天意如何了。”说着,袁珙又将酒坛子捧了起来,刚要喝,仿佛想到了什么,继续对铁铉说道:“不过呢,老道要送你一句忠告。”</p>

    </p>

    “先生请说。”</p>

    </p>

    “鼎石呀。你这个人宅心仁厚,容易动情,这自然是好事,无可非议。但好事有些时候也会变成是害人的坏事。你切记凡是不要太认真,无论别人对你如何的好,你也不要轻易就被感动。孔子曰:以直报怨。对你而言,你要以直报德。否则,越大的恩情越是会害了你。”</p>

    </p>

    “这”虽然铁铉没有明白袁珙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是起身对袁珙深施一礼,说道:“多谢先生指点,在下记住了。”</p>

    </p>

    凤阳府已经下了好几夜的雨了。</p>

    </p>

    国丧期间,大街上早已没有了往常的喧嚣,加上一场场雨水的洗刷,使原本就安静的街道变得更加寂静。</p>

    </p>

    只有时不时的一两滴雨水从房檐上坠落,才会为这无人的街巷带来一丝丝的生气。</p>

    </p>

    在薄雾笼罩着清晨的寂静街巷中,一个和尚,背着重重的背箧,拄着一根用碎布包裹着的拐杖,缓缓地走着。</p>

    </p>

    正当和尚艰难地行走之际,从和尚身后渐渐地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急,和尚停下脚步,又听见同样是后方,传来了人的呼喊。</p>

    </p>

    “让开!前面的人快让开!”</p>

    </p>

    和尚刚要转身,却听见马蹄声渐渐逼近。未及回头,马匹的气息依然由自己的背后发出。和尚后退几步却没有站稳,一下子倒在了地上,身后背箧里的东西也散落一地。</p>

    </p>

    当马正要踏着和尚身子而过之时,缰绳一紧,马的两只前蹄腾空起扬。伴随着一声长嘶,领头的马正好停在和尚的面前。陆陆续续,跟随于后的马也逐渐的都停了下来。</p>

    </p>

    和尚并没有被惊到,也没打算起来,只是看了看自己面前的这位坐在头马上的人。</p>

    </p>

    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来岁的少年,眉羽之间多出了一丝与年龄不符的老成。虽然是一身孝冠孝服,神情之中却看不到任何的失魂,反倒是此时的眼神更凸显了一丝英武之气。</p>

    </p>

    “喂!我说你这和尚,燕王的马也敢挡着!”</p>

    </p>

    丘福从一旁也骑了上来,刚要走到和尚面前出言斥责,却被坐在头马上的少年拦住了。</p>

    </p>

    少年正是燕王朱棣。</p>

    </p>

    “丘福,不得无礼。”说着,朱棣一跃从马身上下来,慢慢扶起了倒在地上的和尚。</p>

    </p>

    “大和尚受惊了。”</p>

    </p>

    “无妨,无妨。”和尚看了一眼朱棣,微微地行了一礼,便转身收拾起身后的背箧,仿佛并不在意自己挡住这一队人马的去路。</p>

    </p>

    朱棣也不说话,只是好奇地看着和尚收拾着东西。</p>

    </p>

    看和尚动作慢吞吞地,丘福再次催促起来。</p>

    </p>

    “和尚,你快让开。燕王殿下还有要事要赶时间!”</p>

    </p>

    “再急,也要一点点收拾。”说着,和尚回过头,瞥了一眼朱棣,又继续收拾着散落在地上的物品。“背箧就这么大,不按顺序地摆放,装不下。”</p>

    </p>

    朱棣一怔,似是和尚再在提醒自己似得。想了许久,才对和尚出了一句话。</p>

    </p>

    “大和尚,你这是要去哪里?”</p>

    </p>

    “君为入世,僧本出世,你我殊途,不必多问。”整理好背箧,大和尚又拍了拍破烂了的衲衣,再次朝着朱棣微施一礼。“老僧只想告诫施主,凡事急则变,缓则圆。很多事随遇而安,切记不要操之过急。”</p>

    </p>

    “谢大和尚教诲。”和尚的一番说辞让朱棣突然愣住了:“敢问大和尚贵上下?”</p>

    </p>

    “施主要是与老僧有缘,他日必然知道。”</p>

    </p>

    说罢,大和尚站到了一旁,示意朱棣让他的队伍先行过去。</p>

    </p>

    朱棣此时才缓过神来,朝和尚行了一礼。翻身上马,朝城外的皇祖考的陵墓驰去。</p>

    </p>

    </p>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士道之三十二相》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士道之三十二相》 第四回 坤篇·傍目八目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凌仙神尊 连载中图标 凌仙神尊
  • 亡国的卡索斯 连载中图标 亡国的卡索斯
  • 我真是大魔王 连载中图标 我真是大魔王
  • 麒麟阁之宿命 连载中图标 麒麟阁之宿命
  • 随波逐流之小白 连载中图标 随波逐流之小白
  • 斗破魔仙界 连载中图标 斗破魔仙界
  • 造化修仙路 连载中图标 造化修仙路
  • 最后一个城隍 连载中图标 最后一个城隍
  • 元始大帝(合作) 连载中图标 元始大帝(合作)
  • 娇妻难宠,黎先生请接招 连载中图标 娇妻难宠,黎先生请接招
  • 诱拐萌妻:国民老公甜甜宠 连载中图标 诱拐萌妻:国民老公甜甜宠
  • 商女逆袭记 连载中图标 商女逆袭记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