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罢中饭,车子进入沙漠腹地。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正式的公路没有了,只有一条由一些探险的人或车走出来的坑坑洼洼的原荒之路。这时,司机把车速降了下来,开得很慢很慢,偶尔有自驾游的车辆从车旁耀武扬威地一吼而过,拖出一道乌黑的浓烟,扬起一排高高的沙尘瀑,似乎还留下一路的讥笑声。
无论大伙夸奖还是激将,无论是全体团员的抗议声还是谩骂声,司机都当成耳边风,跟没有听到的一样,起不到丝毫作用,司机还是一如既往地我行我素地慢悠悠地开着他的车。
就在大伙因车慢而埋怨司机的时候,突然看到前方有一辆抛锚的车,开近一看,正是先前耀武扬威从旁边超越过去那辆车,只见车里面的几个人都出来了,车的引擎盖也被撑起来了,车厢前面冒出阵阵热气。
车上的司机和旅客问下面越野车的人要不要什么帮助,对方说不要,于是,潇梦她们那辆旅行车慢慢悠悠地从先前耀武扬威越野车的边旁开了过去。
临近傍晚才到达胡杨林的所在地,为了赶时间,游客们顾不上休息,趁着太阳西下的时候,马不停蹄地开始欣赏拍照。
“胡杨林——沙漠中的灵魂,”看着一片片、一棵棵形状各异、生态状况差别很大的胡杨林,潇梦无比的感慨。
“是啊,地球上再没有什么生命比它更坚忍更悲壮更直观的了,”张平在一旁接过潇梦话语说:“胡杨被称为生命的奇迹一点都不为过,据说它三百年不死,死后三百年不倒,倒后三百年不腐!”
“真是奇怪得很,自从高中我看了一篇有关胡杨林的tú piàn和文章后,我就对胡杨林特别地向往,有时在梦中也会走进胡杨林,也许是它那种特有的生与死的场面让人震憾,也许是它那种百折不饶对待生命特有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吧。”
晚上住在胡杨林景区搭建的那种大型帐篷中,在入睡之前,游客们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篝火晚会。
大家围绕着一堆燃烧起来的火焰,先是跳舞,那种牵起手来,围绕着火焰随着节奏不停摆动着脚的简单舞蹈。
然后是玩击鼓传花,花落到谁的手里谁就得唱一道歌或跳一支舞。花落在了潇梦的手上,潇梦站了起来,仰望星空,开口唱起了一秋教她唱的哪首歌:“北斗星,亮晶晶,它是俺们的指路灯,要是找不到回家的路,抬一抬头呀,望一望北斗星……”
第二天吃罢早餐就返程,返程的路途中又遇到了那辆抛锚在中途的车,问他们的情况,他们说车子里头的一个重要零件坏了,已派人送了过来,还在路上,应该快到了。
在确定不要帮助的情况下,车子继续上路。
没走多远,一直压在司机心中的一件事还是发生了,那就是车子又有一只轮胎少了气,有些瘪了。再也没有备胎可换了,可还有二百多公里的沙漠路,一百多公里的公路,这可怎么办啰?
车停下,司机在想办法。
游客下车散布在沙漠里,突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就在众人的视线可及范围内,出现了一片特殊的场景:在高高的白颜色的城墙,有去去来来的行人,有各式各样的动物,那是一个繁华热闹的集市,从人的头饰打扮来看,绝对不是今天的人,一定是远古某个朝代的市场场景才对。
大家都知道,这是海市蜃楼,可这么清晰的海市蜃楼还真是难得一见。大家都在议论纷纷,似乎都知道海市蜃楼形成的原由。可潇梦却没有言语,从她专业角度来看,海市蜃楼也许根本就不是现在普遍认为的那样。
人们只是从呈现的这一现象的物理光学成像原理来解释,把海市蜃楼说成是大气折射的结果,把远处的景物折射到近处来了。可从来没有人提及到那些成像的场景或影像源到底来自哪里?根据众多资料来看,海市蜃楼景象里有当今建筑也有古代场景;有国内的场景也有国外的场景,但每个场景的真实地点却几乎无法一一对应出真实的场景来,这还真是一大迷?如果从这方面去解释,当今普遍的那种解释就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
也许宇宙间除了人世间外,还存在一个多维空间,这一点正是潇梦所相信的,她现在从事的研究,也就是想从这方面进行有效的突破。
一场海市蜃楼,别人只是作为谈资,而在潇梦看来,这次亲眼目睹的海市蜃楼对她来说意义非凡,可以会对她研究的课题方面产生极大的启发作用。
海市蜃楼慢慢隐退了。
司机唤回大家上车,大家都往车边走去。潇梦仍然忘情地望着海市蜃楼出现的地方,依然不舍离开,张平上去才把她拉回车上。
回到学校后,她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其实她还一直没有从海市蜃楼的事件中走出来,而是从这一事件中想到了更多疑问:
“怎么才能造出能呈现海市蜃楼的设备来呢?”
“也许海市蜃楼里的场景是在另外一个维度里,如果是那样的话,那我们这个维度的人能否进到海市蜃楼中的那个场景中去呢?如果能进去,那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行呢!”
种种疑问困扰着她,让她更加刻苦地钻进实验室中。
她知道,任何可见物体都是物体本身发出的可见光投射在人眼的感光晶体上形成的影象。
如果我们改变光的速度,就能改变可见物体的时效性;同理,如果我们改变光的长度,就能改变可视物体的维度。
潇梦所在的课题组正是研究改变光速或光的长短的时空穿梭机,只是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有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