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拉着太史慈坐在帐篷内天南地北的聊着。
太史慈可是未来有数的猛将之一啊,在后面那种乱世,谋臣武将那是缺一不可,即使现在,人家不不可能说是聊着聊着便会跟你一起去闯,但是,在乱世还未开启的时候,好好的处理两人的关系,将来也并非是没有了能将人吸引过来。
刘贤没有自大到像某些小说里的,穿越过来,报出家门后,谋臣武将纳头便拜的思想,这个时代,真正聪慧敏锐之士所在意的并不是出身,在乎的仅仅是一种你能否在乱世中存活的可能性。
“学的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当真不是说说的。
连个人聊着聊着,便聊到了武艺上,武艺是太史慈所擅长的,前面几乎都是刘贤在讲,现在终于可以说上一些了。
有传闻太史慈是枪术高手,也有的说太史慈的wǔ qì是双戟。
刘贤练得也是枪术,当然希望太史慈用的也是枪,然后抽空与太史慈较量较量,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当刘贤开口问出来后,太史慈不假思索的说出“双戟”后,刘贤比武较量的心思也就淡去了一分,毕竟枪与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枪讲究的是灵活多变,若太史慈使枪的话,两人还能相互印证,相互学习,而戟却是力大沉稳,出手时,犹如泰山之势,与枪完全是两个极端,毕竟像霸王项羽这类人可是非常的少的。
两人又聊了习武的惨痛经历,太史慈说了在他还是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便去世了,他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的将他拉扯大,而一个碰巧路过在他家讨口水喝的时候,见到了太史慈那双如猿臂的双手,当即便在他家附近住了下来,征询过他母亲之后,便每日教导他武艺,直到黄巾之乱前,他师父便过世了,这也才有了太史慈瞒着母亲,偷偷跑上战场,建功立业。
说着说着,太史慈的声音有些哽咽,太史慈最出名的不是勇武,而是孝,历史上,太史慈是出了名的孝子,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有才之人几乎都西去平叛,而他却甘愿放下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心思,准备回家的原因。
太史慈的哽咽声也触动了刘贤的那根神经,他犹记得在他踏上马车时,他母亲荀氏倚靠在丫鬟身上,那种无助,那种深深地不舍,眼眶也微微红润。
在他的印象中,他的母亲荀氏是出身颍川荀氏的旁支,虽然是旁支,但是荀氏是大汉有名的望族,当世“荀氏八龙”更是读书人的楷模,出身荀氏旁支的荀氏自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知书达理,温柔贤惠。
小时候,每次练武时,他父亲那严厉的神情,与荀氏温柔呵护形成强烈额反差。
想到每天拉完弓箭后,双臂肿的提不起一丝力气,每天躺着休息的时候,双臂那针扎般的疼痛时,总会有一个身影出现,手上端着药膏,脸上挂着心疼,一点一点的在他的双臂上擦拭着冰凉的药膏,那时候,荀氏挂着眼泪的心疼,刘贤总是会强忍着疼痛,笑着说:“母亲,孩儿不疼。”
每每这时候,荀氏也总会笑着说:“嗯嗯,不疼,王爷的心真狠,我儿小小年纪,竟然要受这般苦,不过,贤儿,你也不要责怪你父亲,你父亲也是为你好。”
虽然当时每天练完武艺,刘贤也知道他的父亲陈王是为他着想,但是还是免不了心中的怨言,但每当荀氏每天不断重复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那一丝丝的怨恨便会烟消云散。
当刘贤说到习练射术的艰辛的时候,太史慈同样是心有余悸,毕竟,太史慈就是因为一双猿臂才会被他的师父看上,教导武艺,一个想要在射术上有成就的人,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有一双天生的猿臂,否则在射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停滞不前。
刘贤是个例外,他的体型与正常人一般无二,没有传说中的猿臂,也没有传说中的天生神力,但刘贤有一个天生的优势,那就是反应速度,刘贤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父亲陈王只给解释说,他的先天优势就是快,快,更快,追求极致的快。
那是速度,太史慈听后,感慨道:“师父他老人家常说,要想练出一身鬼神莫测的射术,则必须具备极致的速度,可惜”
刘贤惊奇,知道现在,他才明白这是他有什么样的优势,也不知道太史慈可惜什么。
说道射术,太史慈这才想到今夜过来的目的是何。
刘贤道:“其实,就似方才太史兄所言,那就是速度,速度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便会有这种程度。”
而太史慈听后则摇摇头:“在下仅仅是感觉兄台白日间似乎还未出全力,似乎隐而不发。”
“太史兄好眼力。”刘贤赞道:“在那些rén miàn前卖弄射术,岂不是掉了身份?”
这时,不禁又是想到白天那校官以及围着他身旁的军士,便笑着说给了太史慈听,太史慈听后,显然也是觉得不可思议,那目瞪口呆的样子,惹得刘贤一阵大笑。
这时,太史慈则有些担忧的说道:“那校官出身不低,兄台今日落他颜面,想必那厮必是不敢善罢甘休,兄台应当小心应对。若有需要在下的地方,尽管开口。”
刘贤微微笑了下,也没有拒绝:“若当真到了那一步,必然少不得要寻得太史兄的帮助了。”
“若有需要,尽管开口。”太史慈爽朗道,竟然没有想到,若是他也得罪权贵人家,好不容易在战场上拼死拼活混的战功换的一个奏曹史的官位,说不得便不翼而飞了。
刘贤感动之余,也不禁感叹太史慈的义气。
“聊了许久,还未请教兄台名号,真是惭愧。”这是,便见太史慈略带愧色的说道。
刘贤一愣,这才想到,他自己竟然也忘了自报家门,人家来寻他是客,也先自报了家门,但是当时因为好奇,以至于忘了介绍自己,替自己觉得好笑之余,也觉得太史慈的可爱,刘贤自己没有自报家门,却被他当成了自己的错误了,不过,这也是一种博人好感的举动,而且还是下意识的,这让刘贤觉得,太史慈流传千古的原因,并不是偶然的。
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刘贤便说道:“倒是在下的不是了,竟然忘得自报家门,还要太史兄出言询问,当真是罪过。”
“在下陈县刘贤。”
“刘贤?可是陈王”太史慈惊疑道。
“不错,陈王便是家父。”刘贤道。
“原来是陈王世子殿下,失敬。”太史慈脸上慌乱,便要站起。
刘贤哪里会想到太史慈听到他的身份后反应会是这般,愣了一下后,变反应过来一把按住太史慈的肩膀,正色道:“吾与愿与太史兄以心相交,难道太史兄却要与吾以身份相交?”
太史慈被刘贤强有力的按着,听到刘贤的话后,半晌才到:“世子殿下既不在乎在下出身,在下亦以心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