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刀都断了,真是钢筋铁骨呀!”魏常青刚才全力一刀,别说血肉之躯,哪怕是合抱的岩石,也会被砍碎的。然而偃师身子还连在一起,甚至连血都没有流出来。反而是魏常青的双刀断裂,而且虎口有微麻之感,他料到会是这样。当然,双刀没了,他还是能够拧断偃师脖子的,可他没有那意思。
“啊!”台下众人也是齐声惊叹,吴魏到底还是没放过偃师,然而这样肆意妄为,未免太藐视莱国了。
无忌小满嘀咕道:”邪门了!”
“你们太放肆了!”晏子桓怒拍案几,“哪怕说到你们的罪恶,也不必如何狗急跳墙吧!即使这傀儡师有何重罪,能处置他的人,也只有莱公!轮不到你们在这里张牙舞爪。”
魏常青说:“此人如此侮辱我大魏,什么‘破铜烂铁’都用上了,你让我怎么平静?魏王乃是天子忠臣,朝列九卿,竟然在这傀儡师口中,成了肆虐邻国的恶魔。这岂止是对大魏的侮辱,更是对天子的不敬!我杀了吃灯大逆不道之人,有何不可?”
“哦?这么说来,你们承认自己是在入侵莱国,荼毒莱国百姓咯?”晏子桓冷冷说道。
“哼!”魏常青颜色冷漠,“齐使这话有玄机呀!”
无忌小满斥道:“常青,够了!不要再丢人现眼,还不快向齐使致歉。”他自己心里也承认,就连向来稳重行事的自己,今夜也好几次冲昏头脑,可见偃师这场戏有多么出彩,入木三分,极尽戏剧之能事。
晏子桓呵呵一笑,摇头道:“心里不服,道歉也就不真!我看,就不必了。”他说完,转身向莱公作揖行礼,“今夜看了这场戏,也算是三生有幸了。我来贵国之时,齐王陛下已经决定与贵国结盟,谁与莱国为敌,就是我齐国的敌人。”齐国与莱国之间有两三个小国家,不算是严格的邻国,以往也只是普通层面的国家交往,未有过盟约。此次莱国大灯会邀请诸国,也没想到秦齐赵楚回来参加,齐国还派遣了晏子桓这样的高层角色,莱国原来是受宠若惊,现在一切就都解释通了。
莱公听了,喜出望外,急忙扶起晏子桓,握着双手,笑道:“那真是太好了,莱国早就有意与齐国结为兄弟啦!”
“结盟有什么!不就是为将来吞并莱国做准备么?”魏常青说,“我最讨厌你们这些政客了,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说!非要拐弯抹角,专好糊弄人。”
无忌小满哈哈笑道:“常青,这话有点过分了,还不快向晏大人道歉!”
“啊哈哈,诶,的确是说过头了。”魏常青也哈哈大笑起来,同时轻叹一口气,看着躺在地上的偃师,说:“就这样吧!我一刀没砍死他,其余的就交给莱公做决定吧!”
莱公看着魏常青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心里很是不爽,毕竟在自家国都里,别人竟比自己还嚣张。“算了,当着臣民的面撕破脸皮,那就没意思了。”莱公心里思忖,此时地下的臣民还在看着自己,若是带来不必要的战争恐慌,也不是个好事。他僵硬地笑道:“其实,今日这傀儡戏,单说技术上,那是绝世无双。戏中这事,诸位也是心知肚明。孤也不多说废话。七年来,吴魏两国在莱国境内频繁战争,孤没说什么,因为国势不如上国,不能保护臣民,孤是无能昏庸,唉,国弱民穷,有什么好埋怨的呢?倘若今日,自己的子民因为说了两句实话,就枉送了性命,而且还是在国都!那么,孤也就可以退位让贤了!”这话说得诚恳,那些刚才还在愤怒情绪中的百姓,也算是平静下来,对莱公产生了敬爱之情。也是以退为进,让无忌小满和魏常青下意识地退让三分,也给他们以台阶下。
“既然莱公都这么说了,刚才之事真是十分愧疚!”魏常青跪倒在地,“实在是情绪太过激动,以致失态,犯下如此罪过,沉痛至极!”
莱公说:“若是母国招人嘲讽,任人凌辱,却不能挺身而出,那便是不忠不义的小人。魏卿实乃忠义之士,怎么能说有罪过呢?”
大灯会的场面陷入了混乱,这是莱公所不愿看见的。而倒在地上的偃师,虽然还活着,只是刚才魏常青那一刀太过用力,已经将他打晕过去。傀儡们似乎早有预感,纷纷跪在偃师周围,佝着身子低着头,仿佛是在哭泣。“他本来没什么罪,只是演了一出傀儡戏而已。”百姓议论纷纷,对偃师的遭遇表示很同情,也有对吴魏使者嚣张跋扈的愤怒,然而他们也绝无起来抗议的决心,只是相互埋怨几句而已,毕竟莱国最强大的莱公,都不敢多说一句公道话。
莱国士兵冲上台子,将傀儡全部扫荡踢开,架起偃师走了下去。而围观的百姓,也被士兵驱赶,做鸟兽散去,或者回家,或者去看别的表演。
莱公见状,便请众人一起回到宫廷内,斥退了侍从,只留下各国使者与莱国高层贵族大僚。宫殿被一千盏灯照得金碧辉煌,恍若白昼,然而气氛冷清,众人都沉默不语,只是坐在那里,在脑海演示将要面临的唇枪舌战。莱公正襟危坐,沉思良久,他是有重要的话要说:“此次大灯会,不仅是为了劳民伤财,只想借此机会,召集各国使者……”如鲠在喉,不知道如何表达,“就算是孤恳请诸国:结束这场战争吧!”
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任谁都不会想到,这么多年“忍辱偷生”的莱公,会要求结束战争。
“此话不像是在商量!”于旭说,“求人办事,就得给人方便。现在,如此敞亮地说出来,在下不知莱公有什么砝码可以和我们谈?”
晏子桓说:“砝码?如果吴使需要砝码,那么齐国愿意出面调停!”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于旭干笑起来,脸色十分难看,“仗打了这么久,什么都没得到,任谁也不甘心。如果齐国也要参战,分一杯莲子羹,我们吴国愿意奉陪到底。此次参加大灯会,我不知道有什么傀儡戏,也不知道莱公会说着要结束战争的梦话!”他对着诸国使者大声喊道:“继续吧!这场战争不只是属于吴国,也同样属于所有人!乱世,不仅是灾难,也是一条宽阔的道路,通向胜利的道路。”于旭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向所有人宣战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战争,一旦齐国加入,那么其余三大霸主的态度就很重要!
晏子桓问赵国使者,对此事如何看。
赵使笑道:“我们不干涉他国内政,不采取无谓的军事行动,一切以hé píng共处为主要原则。有什么事是大家不能坐下来谈的呢?对于我们使臣来说,出使外国是君王的信任和肯定,期间有些事能够代表君王做决定,有些则不能。我相信,吴使的这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在一定程度代表了吴王的想法。如此疯狂的想法,也一定来自一颗疯狂的心,被逼上了不能回头的路,才会如此疯狂吧?赵吴两国没仇没恨,两国子民也不该在战场上相见,如果在这里轻易许战,那也是对自己国家的不负责任。”
“赵使所说,我亦可以理解。”于旭说,“可是,齐国打什么算盘,我们心里也很清楚,千万不要当我们是蠢货,也不要认为我们吴人可欺!诸位可知,当我在这轻轻松松地看戏时,吴**民正在盱眙与入侵的齐君血战。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轻松的,长久以来,你们齐秦赵楚四国霸主占据主导地位,所谓的纵横捭阖,就是你们动动嘴皮子,我们小国的血肉横飞,你死我活。”
公子勃勃听了,长叹一口气,说:“所以,你们就想在我们小国面前,也体会一番嚣张跋扈的霸道!真是了不起啊!”
于旭说:“不像你们消灭蒋国那样,我们可未曾出兵攻占莱国土地,这已经是顾全大局。究一切战争之起因,乃是你们愿意借道给魏国,让他们出兵攻打吴国!我们不想打仗,也是被迫出战,欲拒敌人于国门之外!要想战争不在莱国的土地上发生,那么莱国的土地上就不应当有魏军,更不能借道!”其实,吴魏争霸,兵戎相见是不可能的,魏国借道莱国本身也是吴国发动战争的借口罢了。
无忌小满说:“我们借道莱国,乃是因为知晓你们打算袭击魏国,这才先下手为强,你切莫贼喊捉贼!这些年来,你们在江左兴起霸业,攻击越、蔡、徐、舒、离等国,俨然一个小霸主。如今,你们已完全控制越徐舒三国,寻求更大的霸业,又不敢与楚国为敌,就想着逐鹿中原,寻我大魏的晦气。要想结束这场战争也行,那就是吴国安分地退出莱国,保证不再攻击魏国,承认对魏国的失礼,并且给予适当的赔偿。”
于旭怒道:“那你简直在做梦!”
晏子桓说:“不管是不是在做梦!也不管你们会不会履行自己的承诺,或者一意孤行!如果战争还在继续,齐国就会派出大军,协助莱公防守国家,驱逐侵略者!”
于旭道:“那就尽管试试吧!”
莱公呵呵笑道:“既然你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也不说莱国奉陪到底这种话,毕竟推入战火的臣民越多,带来的痛苦就会越多。可是,孤也不会再这样任你们放肆下去!孤已经集结莱国六大主力,一旦有发现你们在西境继续袭击莱国臣民,我们就会拼死抗争下去!孤承认自己的昏庸无能与莱国的孱弱,这并不代表莱国没有尊严。就像吴使自己说的,我们莱国也不可欺!你们往年在西境的荒土戈壁打仗也就罢了,偏偏沿途烧杀抢掠,惨绝人寰的屠杀,已经严重危及莱国的安定。你们不让孤过好日子,孤也会让你们吃点苦头的,大不了同归于尽,拼死一战。”莱公这话很是坚定,一点也不想开玩笑。这可能是他一早就开始决定要说的话,也可能是受了齐国盟约的鼓励。
“怎样?”晏子桓问,“这场战争还要再继续下去么?”
无忌小满应道:“关于莱公的话,敝国自然是听得进去。可在吴国没有做出相应的行动之前,我们也不会撤出莱国西境,同时也不会主动邀战,更不会伤害莱国的子民。”
“国力的差距毕竟是太大了,仅凭莱公的一句话,战争是不会轻易结束的。”魏常青心里想道,“那么,吴国该怎么决定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