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屯堡人?“屯堡者,屯军居住之地名也。”
在黔中,以区为辐射中心,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内,生活着在语调、习俗、服饰、信仰等方面既有别于当地少数民族,又有别于其他汉民族的汉人群体。
这些人所居住的村寨多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旗、所等命名,故“以其居住地名而名之屯堡人”。
屯堡人不是当地土著,而是外来户。
“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
明朝初年,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坐镇y,不愿臣服明王朝,几次违反朱元璋的旨意,甚而斩杀明朝派来的使臣,引起明王朝的震怒。
为巩固西南边陲,朱元璋派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ah、j、j、h四都司步骑三十万出征y。
大军于明洪武十四年(1)九月出发,分两路入y。
一路于十二月到达黔中。
此后,黔中方圆一带即成为明王朝军队的大本营。
征南战事一直持续了许多年,军事镇压的结果,并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时重燃。
朱元璋征询大臣的意见,讨论的结果是,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
除置官设卫外,决定就地推行屯田制度,安置所在有士兵。
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屯驻农村,并按总旗每人领种田地4亩,旗每人领种0亩,屯军每人领种十八亩的比例发给田地,使屯军和家属就此立寨安居。
此外,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
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
这样,由数万屯军和移民构成了安顺方圆一带独特的居民群落。
在斗转星移的六百年漫长的岁月里,屯军在征服者的优越感和怀乡念土的复杂情愫中,在黔中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慢慢形成了独特的汉人群体--屯堡人。
因明律束身,关山迢远,时有两位征南军人名栾复一、郭侯寿者沿着安顺州北面的逶迤老骡坡山脉朝着西南方向一路而上,寻找理想的栖息地,开辟与命运联袂着的人生第二故乡。
在两个毗连的山头前,两人分别驻扎下来,从西至北,从上到下,从远及近,栾复一所立之寨名“栾家寨”、郭侯寿所立之寨名“郭家寨”,数年后,郭侯寿迁至栾家寨,与栾复一同寨居住,两人喝血酒,结拜为异姓兄弟,盟誓“生同俦,死同良”,不求同生,愿求同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于是将伍家寨改为郭伍寨,并规定郭伍二姓子孙世世代代不准通婚,以维护祖先结拜之义。
住了数年后,郭栾二姓祖先隔着草莽平塬,找到一个更好的地方。
找到一个水源丰富的方,合适种植农作物,这儿山雄水媚,树木繁盛,便决定率子孙迁居于此,又见此地甘棠树丛生,百鸟和鸣,便依周公的“甘棠遗爱”典故,取名甘棠。
栾青松的家乡确实很美的地方,群山环抱,碧水悠悠,奇岩兀突,树木繁茂,惊鸿戏水,野鹭时飞。雨天,阴霾不开,山风柔软,丝雨菲菲,缈缥神奇;
丽日,烟波缭绕,落日熔金,行人影绰,梦幻空灵。
门前有一个很水塘名叫郭院溏,上有两座桥。一为飞虹似的石拱桥,一为平铺的石板桥,两桥为清时遗物,均位于溏之东南面,相隔百余米,横跨在一隅烟溪上,远山近水,郭院溏风光雄浑而迥异。
这就是栾青松的家乡,有山里江南,花海。(读者可以在度娘搜搜,真的很美的地方!)
从江南来到黔中后,虽然居住在黔中交通比较发达、经济比较繁荣的黔中,但是这些来自中原发达地区居民们,根本瞧不起本地人,也不宵与这些本地人交往。
耕战的体系下,几十成来自寓民寓兵的江南先民们,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习俗、语言服饰、文化民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顽强地保留突出的个性。
形成了令人惊异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安顺屯堡文化。它有山地文化的粗犷,又有江南文化的温馨,在黔中峰林峡谷的历史风烟中,演绎着泛黄的屯耕余韵。
屯堡人的村落是典型的石头世界。“石头的路面石头墙,石头的瓦盖石头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的奇特石头世界使人惊诧。
其房屋建筑为石木结构,坐向讲究风水堪舆,多为三合院、四合院式的庭院建筑。
房屋布局讲究主次,其门楼、枋拱、窗棂、水道等处多有吉瑞花草、历史典故等雕刻装饰,有江南遗风。
屯堡人的服饰不同于一般汉人,特别是在妇女身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其服饰为或青色或蓝色或紫色或绿色或红色或粉色的宽袍大袖衣衫,腰系丝绦,头包绉帕,长发挽髻,插银针,别玉簪,吊耳环,戴银镯,足蹬绣花尖头鞋,
“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皆凤阳汉装也”。
一堵城墙,隔成两种语音。“离乡不离腔”的祖训使屯堡人说话的音调显得别是一番风味。四声变化大,带卷舌音,极富音乐性,有江南软语的余韵。
屯堡文化的另一侧面是对宗教的笃信与对神灵的虔诚。其信仰包含了儒、释、道三教合一。其对天上地下山川人间神灵圣哲的偏执信奉和祈求,达到家家有神龛月月有佛事的程度。
地戏俗称“跳神”,屯堡人情有独钟的一种民间戏剧。
也是最具屯堡人人文内涵的文化视像。它那祈福纳吉的傩的原质与质朴的打斗跳跃的有机融合,使宗教意识依附于民间艺术而得以延伸,使演武争斗托势于艺术形态而得以承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