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八点整,小甘准时出现的所里六楼。全科的人员分三间办公室就坐,平时没有供餐任务时,大家都会出现在此。但一般只有小甘是准时到所上班的。擦桌子,拖地,一翻折腾下来,小甘微微出汗了。小甘不做卫生,老兰是肯定会做的。他明年都要退休了,但做起卫生来从来不含糊,小甘不好意思让一个老同志天天做卫生。
倒好开水,小甘坐在电脑前,又开始摆弄北京人开发的供餐软件,更多的精力放在推行餐饮供应标准化上了。小甘认真撰写了供餐标准化流程。这个流程,小甘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从到业务科那天,一张纸的资料都没有,到小甘通过实践,撰写出这个流程,小甘自己觉得不错,但现在工作都提倡标准化,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标准化研究所的专家是不满意的,所以还得改。几周前,所里和标准化研究所签协议,转了5万元的咨询费,大张旗鼓推进所里的标准化工作。对此,小甘只有苦笑,所里的标准化工作主要体现在业务科,业务科推行标准化唯一响应的人也是小甘,冲顶了就是马游还帮打几个字,其他没有人附和,也没有支持参与,即使制定了,也无人执行,无法落地,即使是这样,小甘还是按要求先把标准化书面材料在标准化研究所的专家指导下制定出来,所以,大量的书面文字工作有待于小甘处理,平时小甘也只能见缝插针,零敲碎打写些材料,整理手头的资料。业务科的人总喜欢在旁边说些风凉话:“你爱揽事呀!以前科里从来不用写一个材料,现在你专职写材料算了,还做什么供餐?”小甘不做答。人陆陆续续来了。老兰还是老一套,看电脑的选秀节目,声音开得特大,看到动情处,少不了又评论一翻。郑和成9点40分才到,听说早来了,在楼下洗了汽车才上楼。郑和成56岁了,是现任市里人大一个领导的妹的现任丈夫,人特别拽,特别难打交道,在早几年通过关系进到所里当工人,单位转为参公单位时,一大批人由工人转为干部,他就是其中一个,真不知那一辈子修来的福。平时,他倒是成了他老婆大哥的替身,少不了对周围的人事指手划脚。有同样爱好的还有隔壁办公室的李涛。李涛差不多50岁,有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是前任所领导王书记的妹的女儿,听说当年参加过一个运动会得了奖,于是以此为由进所里的编,成了所里的工人,单位转为参公单位集体转干部时,她也成了干部,加上她在外承包几个球馆,钱赚了不少,更是终日以人生的赢家自居,做什么都常有理。单位安排工作时,要以其身体特殊性处处照顾她,而且通知她事情时,要以恳求和请示她的语调来和她说。她和采购员韦宁思、老干部李进在业务三室办公,隔壁业务一室是郭老舅、葛小华、马游的办公室,郭老舅、葛小华都是年近60岁,去年这间办公室里还有一个龚姐,今年初刚退休,以前老郭就经常说他那间一室是老年活动中心,二室因为小甘的入驻命名为首脑室,三室因为李涛常年不在办公室,而老郭他们又常去找老干部李进聊天,故命名为活动中心,李进以工代干近20年,也是在单位集体转干时才当上干部,所以事事有想法,整个人就是所里的“怨妇”。小甘经常觉得自己服了自己,能和这些有特色的人在一起。
郭老舅是个有故事的人。17岁时上山下乡插队了3年,返城时,所里招工,一眼就看中郭老舅一米八的魁梧身材,进了所里专门煮饭,后来做了采购,转干,做业务科副科长、科长,45岁那年做了分管业务的副所长,有趣的事在50岁那年,系统当时有个政策,单位领导干部50岁必须要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于是,郭老舅从副站长变为主任科员,52岁那年,因为原来业务科长调走了,业务科连个副科长也没有,没有人主持工作,所里请示局,明确表示没有到55岁,可以任科室领导,但不能任单位领导,所里于是又任命郭老舅重新做业务科科长。到了55岁,郭老舅是真正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做主任科员。由于在所里工作近40年,他也可以说是圈里的老大,所里的男人都臣服在他的麾下,这一点,小甘是从回所里工作的第一天就深有体会。小甘在企业多年,又辗转多个岗位锻炼,虽然个性强势些,但到了这山头,也不得不低头。刚到业务科时,整个科室连着全所都在排斥她,问个事情,不得半句话。由于单位特殊性,业务科可以说是文化洼地,几个大老粗在科室里,只是趁着集体转干大家都变成干部,但文化跟不上,素质跟不上,令行禁不止,小甘初来乍到,少不得跳了几个坑。庆幸的是,小甘为人宽厚,不与他们计较,昨日即使遍体鳞伤,明天也要照样与他们打招呼,他们也没招了。郭老舅当时也摆出大哥的谱,小甘依旧向他请教工作,慢慢地,关系有所改善,若干次任务下来,郭老舅接受这个新来的同事,其他人也不敢再为难小甘。小甘也慢慢摸准了他们的习性。如通知开会,小甘就要大大声地先在楼道走廓上喊着开会的时间,然后走进一间间办公室,一个个人点名通知。开会时间准备到时,还要再提醒一次,同时,还是强调一次带上笔记本,“不带笔记本等同于没去开会!”这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会议通知。科里事无巨细,也要提醒到位,象个幼儿园的老师,有次,小甘外出办事将这个消息告之郭老舅,并请求郭老舅在她外出期间管好科室后,郭老舅答应后,当时没退休的龚姐就说小甘是业务科的家长,郭老舅象是业务科才表舅,自己是科室姨妈。这个带头大哥被小甘起外号郭老舅后,觉得心情格外愉悦,当时龚姐被封为龚姨妈也格外高兴。小甘的前任赖悦思是在所里土生土长的,她父亲是系统另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当年王所长女儿安排到他父亲的单位工作,她则到所里工作,双方的子女都有好的出路,她也是那年单位定参公单位时集中参加转干考试变为干部的,然后,所领导为了提拔她,专门根据她的特点,开展了竞争上岗,通过演讲比赛,她当上业务科副科长,业务科当时没有科长,罗书记还没有调到里所,按当时的形势,她做三年副科长后,就能升为科长,所里人称“演讲科长”。但她当了副科长后,一下就傻眼了,所有的工作都无法开展,最终败走麦城,半年后,通过走上层线路,借调到局了。小甘一直觉得别人怎么这么聪明,这么能洞察世事,只有自己这个傻冒,天天和这群人在一起做厨房工,在这里耗时间。
每天上班,不修电话、修电脑,这一天就没法过得下去。擦桌子、拖地、烧开水大家都懂,修电话,就是修办公桌上的固定电话,每天,办公室里的几个人轮流用电话,线被扯断、话筒内零件摔松,小甘原是助理工程师,基本的电器修理是学过的,没有办法,拿出当年电烙铁,修修补补,然后电脑每天去一开机,发现都会有新的变化,装上新的软件、有新的插件,输入法没有了,经常要重装一次才能正常使用。因为他们都懂小甘的电脑键盘干净,小甘的电脑好用,晚上经常有人使用。
小甘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这样的同事,没到所里工作之前,小甘是真正坐办公室的动笔杆子的人。从22岁开始,小甘就在国企的办公室担任秘书工作,25岁,考取经济师职称,26岁获单位聘经济师,考到体制内单位后,也是负责材料报送等工作,借调到局那九年,在过党务口和业务口,都是离不开电脑和电话,动脑指挥人、动口协调人的事做得多,已经不记得多少个不眼之夜加班写材料。只是没想到到了所里后,终日与厨房与油烟打交通,与没有文化的关系户为伍。顾小然说,这种工作环境她会辞职。小甘说,我没有这个勇气!
小甘将昨天供餐人数等情况列进电脑表格,这个表格也是小甘自己设计的,方便随时掌握数据,顺便把下午要供应的人数也列上。随后,小甘到了四楼休息室,又换上她那套迷彩战袍,到了二楼厨房帮厨。
d看 小说 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