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没有任务。八点钟,全所的人除了小甘,似乎全被外星人抓走。到了九点钟,人们才姗姗来迟。在无供餐任务时,如里所内干部职工有超过6人订餐,职工食堂就要正常开餐,文大和公益岗的一名阿姐就在7点半钟到站准备早餐,随后,文大和阿姐购食堂用菜,煮好后吃中午,收收捡捡,下午就可以不用到所里。文大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天天必须到岗的,三个公益岗的阿姐是每天来一个人。由于平时大部分人近九点才到所吃早餐,所以,阿姐向小甘提出过几次,能否8点半到所里准备早餐。小甘断然拒绝。正常上班时间是从早上8点开始,吃早餐只能8点以前,小甘是不会因为某些人的行为乱了秩序,纵容所里不遵守劳动纪律的问题。职工食堂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定时炸弹,小甘是唯恐避之不及。按政策,每个在编的人员每个工作日有15元的伙食补助,一个月有330元。这个钱由各个单位自行使用,但不能发现金给到个人。所领导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就是利用所里的现成的人力、炊具和场地,每天由文大给站里干部职工提供早餐和中餐。不报餐不在所里吃的,每个月集中某一天制作对应金额的熟食发放给个人。从卤牛肉、卤猪肚、五香猪肘、烧排骨、叉烧……,小甘因为很少在所里报餐吃,于是,这些熟食一堆堆领了回家。之所以不在所里吃,原因诸多,有小甘每天早上都是一起床就可以吃到父亲煮的可口面条;也有天天吃文大做的饭菜会腻烦;还有就是中餐是摆桌就餐,不知不觉会吃多,还不如自己煮点面、带点饭菜能够控制总量,避免过量。其实最主要的是小甘不想介入就餐的事事非非,比如常有人讲的每次就餐都见某某人,但扣餐次数比自己少;某某总是挑贵的吃,鬼精等等。现在这个所内制作工作餐的模式不仅牵涉到个人公平的问题,还涉及到调料、燃料等的购买是否单列账目,是否与公家团队供餐的经费彻底分开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远远超出汪所当时思考的层面。小甘觉得,伙食补贴像其它单位一样发餐券由外部专业单位供餐是迟早的事。这里,又涉及到有供餐任务时大家统一在单位就餐的问题,到时,有可能就是自行解决吃饭的问题,也有可能所里集餐,如果在所里吃,就餐人员平摊当餐费用。小甘倒是有些可怜文大,本来聘请他时就说他是专门制作团餐的,现在又硬生生强加工作餐的制作任务给他,不管有无团餐供应,只要报名就餐的人员超过6人,就要接单制作,早上7点半到所里做早餐,中午12点以前出中餐,工作餐的采购要与供应团餐的采购彻底分开,文大不得不在中途到超市采购,一个上午都忙得团团转,相当于拿一样的钱平白又多做了一份工。所里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餐饮单位,厨房人才不少,但正式有编的人员就直接和领导说,我只负责团餐供应,工作餐的事我不管,领导也不敢安排,于是,只要文大不揭竿而起,工作餐的事就还是压给文大。所里就是这样欺软怕硬。谁让文大是聘用人员。
不要说聘用人员受气,小甘觉得自己在所里受的委屈也够离谱了。一次,小甘收到一条短信:“请将你科室制度整理。”这是谁发的?小甘收到这条没有落款且没有对应存储号码的短信很是诧异。于是,她到曾副办公室,询问是否是曾副给她发短信。曾副一问三不知。小甘也不懂怠慢电话那头的何方神圣,用曾副办公室的电话回拔过去,原来竟是肖副,他居然有第二个号码,而且发短信安排工作也不落款,更主要的是他不是小甘的分管领导。小甘马上请示短信具体所指,原来是所里准备将部分制度上墙,肖副让科里做准备。小甘顺带请示曾副,准备将那几个制度上墙?曾副一脸茫然,说:“上墙?那里的墙?”“那不是你们班子讨论决定?你不知道?”小甘反问。
“不知道!我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曾副答到。
“为什么不是办公室通知?肖副为什么直接通知?”曾副追问。
“不知道呀!”小甘答。
看来也问不出什么了,小甘将几个自己认为重要的制度稍做修改,呈给曾副阅示。小甘看见他收下了,也不做修改,摞在桌边上。不管了,算是完成一项工作。接下来,又是一些琐碎的事务,处理中不知不觉已是将近12点。小甘没在所内订餐,于是,回到四楼休息室,用自己的小火锅煮了面条当作午餐,随后,躺在床上看今天的报纸。同住的李涛、小蒙陆续回来休息,翻报纸的悉悉作响实在不好,小甘一面看手机一面打个盹。突然间有肖副的电话,又是安排小甘再把业务科到的制度重新提供。小甘忍不住,就和肖副说:“肖副,你安排我工作最好和曾副商量一下,然后,曾副再和我提要求,这样我才好做工!”这句话像捅了马蜂窝,肖副当场大发雷庭,狠狠地说:“我的工作还要你安排。”咚地挂断电话。小甘不是他分管的人,整天指手划脚,真的讨厌!而且这个人是带病提拔的典型,管理能力和人品有问题!他当年怎么拉帮结派,怎么殴打前妻逼离婚,怎么买官小甘是很清楚的,小甘从心底看不起这个人。
再提供业务科制度的事,似乎没有了下文,总之所里的事情就是这样,能拖则拖,能推则推。
其实这一切,都会被肖副记下并报复。
d看 小说 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