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县。临出发前一日,上午,辰时三刻。
吴广将本县能及时赶来县城的大户、吏史、乡官以及颇有名望之人等召集到县衙大堂,开准备大会。
这会议的主题有两个:宣传、纳捐。
第一,宣传。当然是宣传二世胡亥的暴政。针对这一点,吴广做了一些功课。
他为了发动群众,同样准备宣讲一些莫须有的酷法和暴政。这对于任何一个玩政治的人来说,都必不可少。
吴广目光一扫,看看众人都已坐好,便点点头高声说道:
“诸位父老、乡亲,我就开门见山告诉各位,大恶贼郎中令赵高教唆昏君胡亥,大肆屠杀皇族与异己数千人。
不仅如此,二世还准备立即抽调民力修建东北部两千里城墙,对西北的城墙也要大力维修并加长五百里至嘉峪关。
此次徭役规模极大,定的是每户三人一丁、五人两丁。另外,还要服兵役,役期将由一年延长到两年,个别地方甚至是三年。诸位想必都清楚,此去定然六七成人是有去无回……”
吴广讲了一个多时辰,说得口干舌燥,不过看看下边一百多人的反应,倒很欣慰。
他想,至少这里很多人都信以为真。俗话说,谣言说上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希望我说的是真理。
他前世当过小秘书,经常给领导起草演讲稿,自然知道该怎么讲话来应付这些人。
古代信息不发达,人们要搞清楚咸阳的状况,不是靠明文就是靠口口相传。
明文?别说绝大多数百姓不识字,就是识字的很多小吏,见到朝廷明文也不易。
因为此时还未发明纸张,记录文字大多无非是两种材料:绢帛、竹简。
绢帛太贵,除了少数情况下使用,一般都是采用竹简。而竹简太重,运输和携带极为不便。
过去讲学富五车,表明一个人读过很多书,很有知识。若以现在眼光看来,五马车或者牛车所装的竹简,恐怕也没有几本书,与现在的书籍不可等量齐观。
讲完第一件事,吴广就说到第二件事:纳捐帛(钱)粟。
其实,古代找人捐钱捐粮,可比现在容易。现在你若是不肯捐,一般没人找你麻烦。
古代就不一样。那时候虽然普遍都较穷,不过有军政府随意制定的律法,一般还是比较容易得到纳捐物。
因为不纳捐的后果很容易想到的,当然前提是百姓家中要有钱粮。
而且,吴广这个纳捐可不是白纳白捐,而是叫:“纳粟拜爵”、“捐粟记功”。
“纳粟拜爵”就是每交纳五百石的粮食,就可以得到一级爵位。
这比秦朝现行的制度放宽了许多,现行规定是一千石粟换一级爵位。
华夏的官僚制度源远流长,其对世界的贡献远远大于“四大发明”。“卖官鬻爵”这种政策国人先秦时期就已发明。
商鞅变法时,就有“纳一千石粟拜爵一级”的制度,秦朝统一全国后同样执行。其他六国同样不乏这样的制度。
至于“捐粟记功”,这是为那些纳不上五百石粟的人“量身打造”。这种制度秦朝没有,而是吴广自己所发明。
其大意就是:根据捐粟的多少记一至五等功,今后,可以根据功劳等级免于一定的徭役、律法处罚,也可以出任低级吏职。
反正现在是战争时期,哪里来这么多规矩?唯一目标就是把钱粮筹集上来,确保战争所需。
吴广讲完这两点之后,又补充说明了“胜利的前景”:“诸位的父老乡亲,我等跟随陈侯率领义军推翻暴秦之后,将恢复大楚国。
现行酷法自然全部废除,然后大行王道,修大道、开阡陌、改赋税、更徭役……;税赋将拟由现在十一税改为十五一税,至于徭役,将减免两成……”
反正愚民之术是政治家必备的基本素质,至于今后当政以后如何处理,又另当别论。
关键是何时打败大秦,一统天下,吴广现在没有底。
吴广讲完之后,就是田臧安排人落实捐纳之粟、帛、钱数量。
田臧对于吴广这几日的表现,很有些意外!此人不过是一个不识几个字的莽夫而已,为何这几日的表现倒像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儒将?
莫非是他请了几个文人在身边的缘故?
他想,这很有可能,怕是这些主意都是吕德等人所想的吧?待会儿问问吕德便知。
……
下午,陈胜府。
吴广和田臧向陈胜报告了筹集粮草的情况,田臧道:“禀陈侯,今日纳粟之人共有十五人,其余都是捐粟记功。
今日所筹之粟帛,倒是令下官颇感意外,一共得粟二万一千三石粟,绢帛三千二百一十匹,草二千五百二十围……”
陈胜听着田臧的汇报,不住的微笑点头,待田臧报告完,陈胜说道:
“叔办事得力,该记大功。田都尉下去准备一下,特别是我等明日就要出发,此处还要安排得力之人装运粮草才是!”
“诺!”田臧起身走了出去。
待田臧走后,陈胜便说道:“叔,明日出发之时,汝亲自监斩原蕲县县尉张弘全家,胆敢抵抗者,一个也不能留!还有,原县令王文一家也要全部斩杀祭旗!”
啊?杀人全家?这……这好像太残酷了些!他随后道:“陈侯,我看,不如就放过老人与女子,让这些人当奴仆即可,只杀男子!”
陈胜略微考虑了一下,最后淡淡一笑:“我以为叔此议似乎不妥!我意,对于胆敢抵抗者,无论老幼妇孺,一律要斩草除根,以震慑今后之守城者,减少攻城难度,也减少伤亡!
当然,此事就由叔去经办,一切叔做主就是。另外,铚县情况如何?可否一日攻下?”
吴广说道:“铚县在西北,距离蕲县一百七十里,正常需要三日行程。此城有三百名戍卒,还有重型守城器具。如正面进攻,恐损失较大,得不偿失。
因此,我建议,先放出风声,说我等将进攻东北之竹邑县、泗水郡,然后陈侯带领主力并带上我的旗帜,向该方向佯动,行百余里后,再折返向西北急行。
我则选择精壮之士千余人,迟一个时辰出发。偃旗息鼓,携带竹爬梯,昼夜急行军,务求一日赶到铚县。
我想,即便再迟,明晚子时也可到达。抵达后,利用夜幕掩护爬城偷袭铚县,一举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