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更新:新书期更新不可能太快。现每日二更,上架后三到四更。)
…………………………………………………………
会稽郡,上午。
郡守殷通这个月来一直犹豫不决。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反叛的消息一个月前传到这里以后,他便密切关注江西(江北)之动静。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也跟着起义;第二,想办法据守城池,以防备本地可能的造反。
不过根据近日江西传过来的情况看,朝廷并未及时派大军镇压。
在此情况之下眼看就要天下大乱,也许很快就要回到六国征伐的时代。
就是回到几百年前几十国征战的状态也有可能。
形势越来越严峻,逼迫他必须得尽快做出抉择,否则将处于被动的境地。
正当他百思不得其法之时,有人进来禀报:“启禀郡守,守丞卢弘求见!”
殷通一听,他回来得正好,自己原本就要找他商量大事!
一个月以前,自己派卢弘出去巡县,由于会稽郡所辖地域很广,一般要四五个月才可能回来,想不到他这次回来得如此之快。
肯定是得到了陈胜和吴广造反的消息,才提前赶回来的,他想。
“快快请进,我正有一事想与他商量!”殷通说道。
顷刻之间,卢弘就走了进来。他先给殷通行了礼,然后简单汇报了此次巡县的经过。
不用说殷通也知道,才一个月时间,他肯定就只在附近的几个县转了转。
汇报完情况之后,卢弘说道:“郡守,属下此次提前赶回,是想与郡守商量如何应对江西叛乱之事!”
殷通一听,不仅微微一笑,道:“公回来得正好,现在我正想听听公之高见。”
只见卢弘说道:“殷公,依属下之意,如今眼看就要天下大乱,殷公居于江东要郡,何不招揽英雄,据会稽郡自守?
今后无论谁称王争霸,殷公也不失王侯也!而且,殷公如若抓住时机南进,一统吴越之地,或许可以称王一方,此乃上上之策!”
他如此一说,殷通恍然大悟,道:“卢丞之言有理,这江东英雄,唯有桓楚与项梁二人可成大事!
我与项梁十分要好,此人是楚国大户,在吴中门生故吏极多,我准备让其与桓楚一起带兵起事,公以为如何?”
卢弘点点头,道:“的确非项、桓二人不可以成事!愿公早作决断。”
殷通一听,笑道:“卢公之言有理!我立刻派人把项梁请到此处来商议!”
说完,他便立刻让下人出去找人通知项梁来议事。
……
项梁府。
项梁自然早知道江西叛乱之事,从知道陈胜吴广起义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做准备工作,已经将以前认识的豪杰之士全部招揽到府中议事。
算起来已经有二三百人!这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吴越之地的亡命之徒。
当时的吴越之地开发程度较低,沼泽和湖泊到处都是,逃亡和躲藏非常容易。
项梁也曾经犯罪逃亡过,是遇到秦二世登基以后才被赦免的。
这些人整天在府中商量,以选择合适的起事时机。
“启禀家主,殷郡守派人来请!”有下人进来禀报!
项梁一听,道:“好!说我马上就过去!”
“诺!”
项梁转身与项籍(项籍,字羽,也就是项羽)商量,道:“羽儿,汝跟随我前去,看看殷郡守有何事!”
“诺!”项羽答应道。
项梁知道如今的局势非常紧张,自己是本地的大户,家族人多势众。
虽然自己与郡守关系不错,不过万一他怕自己造反,要抓捕自己,就麻烦了,所以他必须把项羽带上。
对于自己这个侄儿,他非常地器重。这个侄子勇猛非常,是个万人敌。
今后自己若要起事,必得他相助。
二人转身回屋收拾了一下,只见项羽带了一把当时十分罕见的五尺大长剑,跟随自己的叔父项梁出了府。
(秦尺:一尺约为231mm)
……
到了郡守府门口,项梁对侄儿项羽说道:“汝等候在门外,我万一有事,汝再冲进府中来救我!”
项羽说道:“请叔父放心,有侄儿在,绝对无人敢暗害叔父!”
“嗯!”项梁一看项羽的态度,非常满意。
项梁有些忐忑的走到里面,张目四下一望,发现这里不可能有伏兵,于是就放了心,向殷通行礼道:“草民项梁拜见郡守!”
那殷通赶紧站起来,走过来扶住项梁的双臂,笑道:“哎呀,项公何必如此多礼?快快请坐!”
随后二人坐下,卢弘陪同,开始商议大事。
殷通开门见山道:“项公乃是吴越豪杰,楚国名门之后!今日请项公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项公想必也早已听说了,陈胜和吴广二人已经于两个月前在蕲县大泽乡起义!
如今朝廷奸臣当道,行酷法于天下,民不聊生。我欲举郡响应陈侯以图谋大秦。不知项公意下如何?”
项梁一听不禁大喜!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万一这是郡守在试探自己呢?
只见他说道:“殷公,起义乃是大事,一有不慎全族遭殃,不知殷公是如何安排的?”
殷通说道:“项公乃是吴越之大豪杰,我的想法是,速以陈侯之名,广招吴越豪杰及义军,全部交由桓楚和项公带领。
先训练士卒和囤积粮草,待时机成熟之时,立刻渡江西进,协助陈侯攻击两淮及河北!如此一来,我等不失王侯之位,不知相公以为如何?”
项梁一听,再看看卢弘的脸色,知道他说的不是假话。
不过项梁心里仔细一想,殷通想让桓楚回来领头,将我置于何地?
自己与那桓楚一样,都是十分强好胜之人,不肯屈居人下。
再说了,自己暗中已经决定起事,这个殷通本是大秦之官吏,在他手下干算是怎么回事?这也不利于召集义军哪?
最佳的方案,就是借殷通的人头一用,给自己的起事祭旗,号召会稽郡的父老乡亲们跟随自己起义!
因此殷通的提议断然不可行!得按自己的思路走,大事方能成功。
想到这里,他就对殷通说道:“殷公,桓楚逃亡于吴中大泽,该地我侄子项籍去过,其知道桓楚在何处,待我将侄子叫进来,殷公亲自问问便知。”
殷通点点头,道:“如此最好!”
于是项梁起身而出,到门外给项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项羽一听,道:“诺!我进去立刻斩杀殷通,夺其印绶,叔自为郡守便是!”
项梁点点头,道:“随我进屋!”
二人重新返回屋内,那殷通见到项羽身高马大,英姿不凡,非常喜欢。他开口问道:
“贤侄,听说汝知道桓楚亡于何处,我想委任汝为兵曹,带人速速寻找桓楚,汝意下如何?”
项羽回答道:“兵曹职务太低,我不敢受!”
殷通不由得一愣,道:“贤侄想求何职?”
项羽回答道:“我想求裨将,还想为我叔父求会稽郡太守之职,汝肯答应否?”
说罢,他拔出了宝剑!
殷通一惊,他知道不好,赶紧大吼道:“快来人,有人要造反!”
说是迟那时快,项羽一剑极速斩过去,就砍下了殷通的人头!
那殷通的脖子上,鲜血高飞三尺,溅得项羽满身满脸都是。
旁边卢弘吓得赶紧跪地求饶!只见项羽冷笑道:“卢丞,快将郡守之印绶找来,饶你不死!”
“诺!”卢弘赶紧去帮着寻找印绶,然后递给了项梁。
项梁捡起地上的人头,带着印绶,与项羽就要出门。
二人正要往外走,突然看见来了三四十人,手持利剑挡住了去路。
这些人自然都是殷通的门客和手下。
有人大喊道:“郡守已经被杀,我等受郡守大恩,此仇如何不报?”
说罢有几个人挥剑而上!
项羽也不搭话,双手握住五尺大剑,连刺带砍,立刻就砍翻了四五个人!
他杀得兴起,一个纵步跳了出去,到得门外又猛地进行砍杀。
项羽天生神力,又从小习武,这些门客那是他的对手,顷刻间就砍翻了十几个人!
项梁随后走出门外,提着殷通的人头对大家吼道:“此秦吏已经被我斩杀,有胆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在这种情况之下,众人相视良久,纷纷跪地求饶。
项羽说道:“汝等听着,从今以后,我叔父就是会稽郡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