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的灾民越来越多,但是赈灾的粮食远远不够,没得吃,灾民就只有抢,各城守城卒甚至已经进入战备状态,日夜戒严,到处告急,从都丞府到都尉府,告急的文书络绎不绝,为了不被撤职查办,两府的官员甚至已经把私人财产都拿出来买粮了,多年贪污的钱财差不多也都填回去了,但是缓解得了一天,灾情仍然没法控制,那些大户知道苏丞相似乎有意要撤办都丞大人和都尉大人,他们就更加铁了心深锁大门,不会帮即将过气的两位大人填这个无底洞了。好在发起的民间赈灾活动有些效果,上千家百姓自发煮粥救济灾民,虽然非常有限,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
就在灾民四处闹事的同时,各级官员的日子也不好过,都丞刘福洲正在大骂各城邑的邑令:“十万五千斤?才征集到十万五千斤,你们都是吃屎的,你们看看多少灾民,都快冲进我都丞府里来了。”
“大人,我们真的都已经尽力了。”
“老陆,你别坐在不说话,倒是想想办法呀,这样下去,莫说半个月,就是一个月,也很难稳定灾情,到时候苏丞相那里我交不了差,你也没法交差啊。”
都尉陆南通长叹一声:“刘大人,我也已经头大得不行了,光应急至少还要征集到50万到70万斤的粮食,缺口这么大,我看是没有办法了,你总不会是要我这个都尉带兵去抢吧?就算抢又能抢几家,到时候局面只怕会更加混乱?这些年我们从那些大户那里拿的好处可不少,我要真抢必定引起反弹,朝廷又会追究,别说被撤职查办,我担保灾情即使控制住了,状子告到提刑府,宋提刑一旦西巡到南陵,我陆某弄不好会人头落地!”
刘福州知道他顾虑的是什么,宁江地震之后,宕显受了重伤,但却奇迹般活了下来,强行走出了宁江。可是宕显命中注定在劫难逃,最终还是长埋地下。宕显的强势,一度让陆南通压力巨大,如此天赐良机陆南通关键时候没有手软,听取手下人意见,将宕显给密杀了,作为同样受过宕显威胁的人,此事自然得到了刘福州的默许。
虽说没人亲见,但是外面却依稀有类似的传言,这成了陆南通的心病,他不敢跟背景深厚的大户撕破脸皮,强行征收。
“那我们就等着被撤职查办?”
※※※※※※
正当都丞都尉坐立不安时,下人进来的通报出人意料:副都尉秀川携子紧急求见,说想到了征集粮食的办法。
刘福洲和陆南通闻言大喜过望:“快请。”
秀风毕竟出身公门,平素浪荡,关键的时候还是很清楚礼数的重要性,一进门挨个尊敬问候,但如今火烧眉毛,堂堂如一方都丞也没性子听人恭谦了,加之秀风逃婚的丑闻给其印象很差,他立刻打断了这个小伙子的话:“世侄,灾情严重,你跟你爹说有办法征集到一百万斤粮食,可是开玩笑?”
“大人,粮食征集的难处我已经从我爹那里知道了,所以我非常清楚灾情,眼下通州、青州、东川三州不能调粮,其他各州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粮食始终还是只能从本州征集,粮食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被一些大户大量囤积,如果能将这些人的粮食拿出来,每户征集五千斤,一百家就能征集五十万斤,勉强足够一个月的赈灾粮,征两百家就能征到一百万,有两个月的时间,莫说灾情控制,到时候朝廷再提供些支持,重建灾区指日可待。”
刘福洲一听,都是自己想烂了焦头烂额的说辞,顿时泄了气,陆南通长叹一声,起身准备出内堂了。
“大人,话还没说完呢?”
陆南通没好气的回过头来:“你说的这些要是这么简单,难道还等到今天?看到你爹的面子上,这次都丞大人和我都不跟你计较了,你走吧。”
秀风急了,大声喊道:“大人,秀风既然敢来都丞府求见,当然知道难在哪里,既然大人没有别的办法,何不听我把话说完。”
“大人,秀风以为,粮食征不到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因为两位大人的处境还不够坏!!”
刘福洲一听差点气死,拍案而起:“还不够坏?”
都快要撤职查办了,还不够坏?
不过,秀风似乎胸有成竹,他的回答非常平静,平静的让人疑惑:“是的,还不够坏!”
秀风平静的起身向两位大人郑重的行了一拜礼,道:“都丞大人,都尉大人,你们可愿意听秀风说一个谣传故事——炎国辅政大将军修林出道的故事。”
修林出道的故事?这一下陆南通和刘福洲均愣住了,有了巨大的兴趣,对于那个带给寒国无数灾难,正陈兵边境,被称为天才的家伙,他的故事没有人会拒绝,包括敌国的臣民。
因为修林的确是一个传说,招贤大会上,能从五百天下英豪之中,脱颖而出,不算传说,但只是武摘探花,却让武状元南天云屈尊追随,一定是传说,得武王信任,交付兵马大权如果不算传说,但不用大王一兵一卒一两银子一个月组建一支三万人的新军,并用这种新军一战打败十万大军,光复冰阳,绝对是传说,十年来,就是他,让寒国上下心惊胆战不得安宁,也就是他,让天下人莫敢争锋。
那么,他是怎么出道的呢?
※※※※※※
十二年前,武王为报冰阳之耻,与云州闹市中向天下三跪拜贤,主持招贤大会,五百英豪参加,最后南天云,顾北振,修林夺得前三甲,武王喜而赐官,将赐封南天云为冰阳主将,探花修林却说:“大王,天云不能为主将!”
武王不解,问道:“为何?”
修林说:“我有足够的把握为大王收复冰阳全境,天云已经答应做我的先锋大将。”
武王疑惑,镇西侯的小公子顾北振当然更不服气,他说:“北振自幼随家父熟读兵书,而且比武已经胜过了修林,如果南天云不愿担任主将,北振愿替大王分忧。”
修林却问:“敢问小侯爷,你需要多少兵马多少钱粮,何时才能收复冰阳?”
顾北振自豪的答道:“我只需要五万兵马和粮草,三个月之内必收复冰阳!”
以五万对南寒大将军十万兵马,已经显得十分英豪自信。
修林于大殿之上哈哈大笑,讥笑顾北振说,这也叫熟读兵书?他对大王说:“大王,修林所学之兵书可以弱胜强,可无中生有,三个月之内不需要大王一兵一卒一滴军粮,只需要大王允许臣从招贤大会的参与者中挑选三十人为将,一月之内,臣凭这三十人,可收复冰阳!”
三个月之内不需要一兵一卒一滴军粮,却要一个月之内收复冰阳?
群臣震惊,天下皆以为不可能,但是修林却中气十足:“修林当立军令状,若一月未收复冰阳,大王大可命小侯爷取我项上人头!”
顾北振无话可说,满朝群臣皆无话可说,但他们都以为痴人说梦,准备一个月后看修林人头落地了,倒是武王惜才,想为修林留一条退路,但是修林心意坚决,非立军令状不可。
仿佛自己亲眼所见,秀风神情里充满着崇拜:“之后他带走了南天云,高旷等人,还特别从天牢里带走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死囚陈三菱,两位大人可听说过为什么?”
陈三菱的大名陆南通和刘福洲当然如雷贯耳,修林麾下五方上将中,其中属高旷最冷静沉稳,南天云勇武盖世,但两人都不是最恐怖的,铁血嗜杀的陈三菱攻城屠城,对手下兵士一样心狠手辣,人人畏惧。据说陈三菱练兵,让士兵们赤身裸体在石头上滚,爬高索地下会布满刺刀,更让士兵们自相残杀,弱者一个不留,士卒没几个愿意在陈三菱手下当兵,但他的铁血兵团的确是生存能力战斗能力最强的兵团。十年间,炎寒两次战争,大小五次战役,其中两次都败给了陈三菱的铁血兵团。
“当时的冰阳颇乱,流民四散,兵源充足,所以从理论上组建新军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问题不要钱粮,这似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所以修林要组建新军,最根本的问题在于钱和粮。
钱粮哪里来?
就地取!
两位大人,其实今天的情况跟当时的冰阳是类似的,只要稍微借鉴,一百万斤粮食绝对不是问题。到时候有了钱粮,大人不但能稳定灾情,甚至也组建一只新军支持前线,到时候朝中即使有人弹劾两位大人,大王也会像当年的武王一样,站在大人这边。”
两大朝廷命官随即恍然大悟,对望之后喜形于色:“果然后生可畏。”
※※※※※※
与修林当年出道故意把自己逼上绝路完全一样,秀风知道,所有的关键在于,必须要让大户们相信,都丞大人和都尉大人什么都做得出来!
在天灾背景下,都尉府发布了一份看上去很正常特赦令,由于灾民胡作非为治安混乱,所有的死囚被召集到南陵城,由秀风亲自指挥训练。
就在特赦令发布的当天,都丞府张灯结彩,发布公告安抚民心,朝廷赈灾银两天后到。并向大户们广发请柬,请他们共聚都城府,预约粮食订购。
在喜庆的宴会即将开始时,一个傻愣青年弱弱得跑进来大煞风景,问刘都丞:“请问大人,这首席应该谁坐?末席应该谁坐?”
刘福洲不悦的白了他一眼:“当然按粮食谁多安排座次啊,这点事都不会办?”
傻愣青年恍然大悟,转身跑了出去,回来时带来了几张白纸,开始统计各大户能够出粮的大致数量,让众人签字,没有人愿意坐在最冷清的边上,他不费吹灰之力估算出了对半之后能够筹到的粮食,将来即使事态失控,闹到朝廷,这也是一份至关重要的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一家叫程骑的大户没有到场,他跟一个牢头关系很好,被事先提醒了一个相当奇怪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维持治安,都尉府怎么会特赦死囚而不是其他轻罪犯人呢?虽然当时他想不明白死囚能干什么,甚至死囚们也没一个清楚怎么回事,但他预感了事情可能有诈。
果然,当所有的大户带着大发横财的偷笑去都丞府赴宴时,都丞府一片欢声笑语,席间一个大户不满受到冷落出门透气,骇然发现,都丞府居然突然被一百多号穿着囚服的死囚团团围困。
意识到掉入了陷阱的大户顿时骚乱起来,质问都丞大人何意?他们被当场宣读了一封王命:
“七日之内,若灾情不能控制,都丞刘福州、都尉陆南通,满门操斩!”
而围困都丞府的死囚们在毫无知情的情况下,惊讶发现自己也被团团包围了,他们当场被宣布有条件的特赦命令:
“死囚围困都丞府,乃惊天事件,可以被格杀勿论。都尉府已发兵包围了整个都丞府外围,一个时辰之内,若没有都丞大人的特赦令,死囚们将被杀无赦,如能得到都丞赦令,愿意为都丞大人解决粮食征集问题,都尉府对此事会既往不咎,你们可被收编官军,成为高级士兵。”
突然之间生死两重天,死囚们开始咆哮,给出了更短的时限:
“里面的人听着,如果半个时辰之内捐粮之事解决不了,我们将冲进去,片甲不留!”
这下事情没回旋余地了,过去三位大人也顶多只是被撤职而已,他们也不相信有人真敢鱼死网破,但如今王命要灭他们满门,围困自己的而都是些没有选择的死囚,如何敢赌。
不到一个时辰,所有到场的人都比对之前报出的屯粮数量,签字画押表示捐粮了,虽然时候仍然有好些大户反悔,但大部分粮食被如期征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