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无点墨敢写诗,
胡诌张嘴来赋词。
硬搬生套无人识,
强奸文字不自知。
丑画似鬼充大师,
刻虎不成反猫类。
窥视行家名句子,
顺手牵羊自联式。
现代人过得太匆忙,内在的空虚和外在的匆忙。之所以匆忙,是因为内在的空虚,没有灵魂,所以忙于外部的事务,想用这来填补和掩盖空虚。
在这个飞速转动的时代里,到处是令人眩晕的匆忙,这个时代厌弃一切“无用”之事,只做所谓“有用”的事,就是能够带来眼前利益的事。
世界太过复杂,想要的太多;生活很多诱惑,容易把持不住。因为知道自己要什么,才可以勇敢地舍弃那些不重要的东西。因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即使被人冷落也不要紧,同样地,被夸奖追捧也不要紧。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相信什么,选择自己心之所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不纠结,不忐忑,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这个时代永不停歇的骚动之中,年轻人被切割成了碎片,被当下夺去了永恒的愉悦。现代人是不可救药的野蛮人,是日子的奴隶,是悬挂在瞬间之网上永远挨饿的人。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散发的气质,源于根植内心的修养。唯有培养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才能对生活继续保有一颗纯净明朗的心。一个人只有知道世界有多广阔,才会知道自己的渺小,才不至于自以为是,也不会夸夸其谈。
在这普世,世间实在有太多“大师”和“成功人士”,喋喋不休地贩卖着自己的答案,也就是所谓“成功学”了。只要买了他们的书,花上几十分钟学会一些秘籍,就能获得他们所描绘的成功——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网上流传“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的悲剧就在于——我们以为道理浅显,所以从未真正去践行。
有时候也会有想放弃的念头……事实上又坚持下去了……一直忍耐着,就像跑步,感觉坚持不下的时候依然还拼命坚持着,哪怕再坚持一秒一分钟就是胜利。
有时生活,是心里永恒一滴泪,就像隐藏在面具下的哭泣,心翻转着,整个人就像雨季决了堤,是谁在哭泣?虚假的从来不哭,伪善者从来不哭。只有本来的、真诚的才会哭。
泪水显现出的是活生生的,没有萎缩,没有丧失自己全部的力量。泪水显示出心仍然有感觉,仍然可以跳舞,仍然可以接受脆弱。
如何能忍住不流泪?眼睛里没有泪水,那就太不人性,太不自然了。不要紧张、焦虑、挫折、悲伤时才流泪,在爱中时才有眼泪,这是幸福、平和、静谧的泪水……
虽然不懂任何语言,但泪水是需要的;泪水会带来奇迹。压抑泪水,是压抑情绪的一个微妙的策略,泪水跟心是深深的连接在一起的。脑袋不哭泣,只有心才会哭。心跳悸动,自然的,心也必须改变。心必须有新的韵律,新的和谐,新的波动。感到无助是自然而然地,因为泪水是软弱、无助的象征。
内心即将面对怎样的无助?无处可遁,给我们的内心带来狠狠的痛击,幸运儿总是少数的。其实,这些所谓的幸运儿也一样焦灼,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不断加快,速度成为第一要诀,因为新物种出现的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速度让我失眠。我说的速度是指改变的速度,向未来进军的速度。”ibm公司首席执行官罗睿兰如是说。
新闻集团总裁鲁伯特默多克更是说到:“世界变化很快,不再是大打小,而将是快打慢。”
综合大佬们的意见,我们就可以发现,速度已经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关键,而且没有任何中间地带。一方面,我们的成长很慢;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响应的速度却越来越快,这被我称之为“进化的悖论”。
“怎么破?”
慧眼识英雄,真正的学者就像田野上的麦穗,在麦穗空瘪时,它总是高傲地昂着头。麦穗饱满而成熟时,它总是低垂着脑袋,越是道行深厚的人越懂得沉静谦卑。处在大时代背景下,就要和牛逼的人一起成长,这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如今的移动互联网社会看起来获取信息很容易,但通过公开渠道得到的信息实际上是高度雷同的,因为大v们垄断了流量,获取了有限的时间。而亲朋好友、闺蜜发小这样的强关系很愿意跟我们交流,但是话说多了就没有新意了,并不会对我们的成长有特别帮助。最有效率的交流,往往是跟不太熟悉的对象进行的。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有些地方,诸如夜场才刚开始喧闹。
抛却浮华,对世界的领悟才能真正的领悟,平静如水胜过喧嚣浮躁。看到的现实,都是精神现实的呈现,用规则织的网,最容易网住的人,不是想要改变的人,而是自己。当被自己网住时,摆脱痛苦也唯有从自己开始,来自沉静自足的专注,真正的艺术源于用心打磨的纯粹,真正的修养在于不显山,不露水的品格,远离浮躁,自我的造诣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翻过悲春伤秋,趟过世态炎凉,虽然偶尔慌张,但也会变得坚强。
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当生活压得你喘不过气的时候,别忘了给自己一点掌声。因为始终要相信的是,幸福终究会来到。”
在人生低谷的时候有多惨?最后是怎么熬过来的?关键要学会与自己相处,接纳自己,不随波逐流,便是最好的状态。
最好的生活状态,莫过于平心静气,慢下来,慢慢来,回到生活的原点,还原到素朴之地生活,无非是轻罗小扇扑流萤,无非是薄薄酒,胜茶汤,粗粗衣,胜无裳,或者是短笛无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楼昨夜听春雨,一夜雨雨声多少事,不思量尽到心头。
当一个人能透过纷呈的世相,探知到内在的本源时,那种真正大彻大悟的心境,便是宁静致远。无言中气质尽显,清静中欢喜自生。真心与这个世界相处,与他人相处,与自己相处。
拉下窗户后,熄灭床头灯,蜷身躺在床,从被子里向外张望,窗外混浊的空气,拥堵的交通,汹涌的人潮,便也一同与喧嚣的白日做了断绝。
这时候,静下心来细想是否过自己的生活呢?是否为工作的压力而疲惫焦虑?是否为情感的疏离而感到辛苦甚至流泪?是不是愈发地感到自己正在被庞大的孤寂笼罩?
看不清前方,也找不到来时的路……面对久违的怦然心动时,万般千绪如鲠在喉,却再无法言说一二。生活在现代化的快节奏之中,若只顾着沿道路加速行驶,必然会忽略两旁美的风景。不妨把脚步放慢,让努力挣扎向前和脆弱敏感的心看到远方,看到诗,看到美,看到风景。该是多么温馨美好的时刻,或许今日之后,内心会得到更多来自美的滋养。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么多的焦虑和烦恼,不都是因为没法做到“思无邪”这三个字吗?
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读诗,是一种对于美的体验。虽然读诗不能像读小说那样给人强烈的情节感,但正是这种若隐若现的、随性的表达方式,让我们的想象力超越文字本身的限制,自由驰骋。诗,和远方一直都在,并不曾远离,心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学作诗,练朗诵,情窦初开,默记诗经,只为休憩,只为天真、单纯的喜悦。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今日遇见,也不算晚。常常冥思苦想,要度过怎样的人生,才能算是成功?这是一个让古往今来所有人都会为之深思的问题,更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我们浅栖于大都市繁华之中,久而久之;纸醉金迷的物质向往,让我们忘记了在初来的那条小路上,一路两旁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我们挥洒着汗水拼博着,承受着孤独和压力,只希望早日去实现心中那一点点小小的愿望。甚至于在一轮明月银泻的夜晚,无眠里的写下一行自己的心事。
人生的追求,万紫千红。其最终的目的地只有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幸福和快乐。
最好,人活得像一棵树,有深深的根系在土壤,但思念着远方鸟儿天籁的歌唱。古人就告诉我们:诗不是我们生活之外的艺术,诗也不是用来背的,关键是看它能否与我们的生命音声相和。
其实,诗就是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书写安逸恬淡的生活,还是纪录温情细腻感情,这些文字无一不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新洗练。即使隔了千年时光,重拾这些诗句,读起来依旧朗朗上口,毫无理解障碍,而且所传达的诗意也让人倍觉治愈,不由地感叹岁月静好。
当下生活中的我们,仿佛还在因为性别的刻板印象而抗争,男性不可以不坚强不可以太感性,而女生也不被允许有男子气。倒是蛮喜欢一句话:“真正的强者都是雌雄同体。这也是我们东方的一种文化吧,圆融,和谐,平衡。”
不理尘世嘈杂,历尽繁华。走过人生中看山不是山的过程,有一天峰回路转,山水依旧,不曾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