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巫蛊!”李博文露出满意的神色,抚了抚胡须点头道。
李广利眉头一皱,万一事情败露,那可就是必死无疑啊!但是,他转念一想,富贵险中求嘛!一旦事情完成,那自己的外甥就是皇帝,自己就是国舅了!一想到自己成为国舅之后那为所欲为的生活,李广利就感觉浑身舒畅。
“先生,那如何行巫蛊之事才能牵连到太子呢?”眼看着那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向自己招手,李广利如何能够拒绝?他便迫不及待地向李博文求教。
“那就要看将军和阳陵大侠的关系如何了!”李博文用眼看着李广利在利益的驱使下渐渐沉沦,心中却满是不屑,继续引诱道。
“阳陵大侠?——哦!就是朱安世啊!我让他向东走,他绝不敢向西挪半步!”李广利愣了一小会才反应过来阳陵大侠就是朱安世,自信满满地回答。
“原来将军如此神通广大,连阳陵大侠都能命令,那计划有保障了!”李博文微微颔首道。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李广利在李博文的这一个响亮的马屁声中明显有些飘飘然了,甚至有些忘了算计公孙贺的事情了,大手一挥,道:“何止是一个区区的什么阳陵大侠,就是廷尉府中也会有我的一席之地!”
“这就好!”李博文点头微笑,心中却在嗤笑,这个李广利真是缺根筋啊!就这样就上钩了!也好,自己早些完成单于的任务就能回去了!还是草原来得爽快,哪像中原人这样勾心斗角,活得累死了!
就在李广利这边在密谋扳倒太子的时候,公孙贺已经登上了太子的府邸。
“姨父!”一个身着黑色禅衣腰间悬挂二丈一尺由三百首赤黄缥绀组成的四彩赤绶的中年男子从书房中迎了出来。只见他头戴高约九寸的远游冠,剑眉耸立,一双眼睛透露着担忧与仁慈,仿佛在为天下百姓的流离失所而担心,又像是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所担忧。原本刚毅的面庞在多年儒家经典的浸润之下变得柔和,身上除了上位者的不怒自威,更多的却是平易近人的亲和。
公孙贺看到刘据亲自走出书房来迎接自己,心中既有对太子礼贤下士的宽慰,还有一丝不安与惶恐,连忙拱手道:“没想到太子竟亲自前来迎接老臣,臣不胜惶恐。”
“姨父!”刘据一皱眉头,姨父平常也没有这般恭谨啊,便宽慰道,“都是一家人,何必用如此礼节?”
“不行!”公孙贺脑海中回荡着汉武帝的话,连忙拒绝,“陛下说不让我等给太子惹麻烦,一切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矩来,还望太子也谨记!不能让法家的人找到可以攻击的地方!”
“父皇真的这样说?”刘据心里一喜,让和自己亲近的人别给自己惹麻烦,那可是为自己日后登基减少阻力啊!
“是的!陛下确有这个意思!”公孙贺肯定道。
但他生来就不是一个会被他人左右意见的人,就算是母后让他少接触儒家他都没有遵从,而且父皇也赞同自己的做法。刘据看见公孙贺那苍老的身躯,双手就搀了上去,将公孙贺往书房里扶;“姨父,都是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我看您都劳累了那么长时间,赶紧先到书房里休息一下!”
“唉!你啊!”公孙贺叹了一口气,这孩子就是个有着自己主张的人啊,也是,若不是他的这般平易近人,太子在民间的声誉如何可以与文、景二帝相比肩?
“姨父,您这边坐!”刘据将公孙贺扶到了书房内的主座,让他在那里坐下。
“太子!这使不得!”公孙贺连忙摆手,不敢去坐那上座,如果这要是被法家的人知道了,虽说他们不认儒家的那一套,但是用儒家的“君君、臣臣”就可以反驳地让儒家之人无法保全自己,甚至让太子一系蒙羞。
刘据一见公孙贺拒绝地很彻底,一下子想到了公孙贺在顾忌着什么,自己是不担心,但是姨父现在正处在风口浪尖之处,不得不小心。只见他思绪一转便来了办法,还扶着公孙贺的他向侧边喊道:“紫薇!帮我去拿一张坐垫来!”
“诺!”转眼间一位身着紫色广袖绣梅的二绕曲裾深衣的宫女就把跪垫拿了过来。
“放在这!”刘据头微微一抬,下巴指向上座旁边的那个位置。
公孙贺眼睛微眯,这下好了!既解决了自己的担忧与顾忌,也让太子礼贤下士之名不污于世,更能让那些有才之士投靠太子府,对于以后的国家治理就不用担心无人可用了。
“谢太子!”公孙贺在刘据扶着自己坐下后向他一拱手,谦恭道。
刘据一拂禅衣的下摆,跪坐于公孙贺的对面,抬手道:“姨父不用客气!不知敬声之事父皇如何处置?”
公孙贺一见太子如此关心自己家的事,心中一阵暖流,便把在未央宫内与汉武帝的对话向太子一一陈述。
良久,公孙贺叹了一口气,“唉!若不是陛下有意保我公孙家,怕是我公孙家早就完了!”
“姨父,不用担心。虽然父皇的身边现在大都是奸佞之臣,但只要不犯太大的过错,父皇一定会念及旧情,给予赦免的!”刘据安慰公孙贺道。
“话虽如此,但在这个时间段尤其要小心!尤其是陛下身边的人都不喜太子,一旦日夜诋毁太子,陛下定会心有余虑!您可不要忘了十一月陛下杀尽宫门值守,发三辅骑士大搜上林,还关闭了长安城门搜查,直到十一日才解除禁令!”公孙贺叮嘱道。
“无妨!只要我行得端坐得正,如何怕小人诋毁?不过是无实之言罢了!”刘据自信满满地不屑道。
“但是,那些小人每天都陪伴在陛下左右,陛下又经常巡游,让太子您来监国,几时能见陛下?”公孙贺担忧,毕竟三人成虎,一旦诋毁的人多了,忠厚之臣都随太子监国理政了,陛下身边又无人能为太子辩解,陛下终究会和太子产生嫌隙。
“只要我监国无错,把目前父皇忧心的这个民生凋敝的现象解决,就算太多的诋毁之语,父皇如此英明如何会相信?”刘据相信汉武帝那英明神武的判断。
“可是”公孙贺还没说完,就被刘据打断,“姨父,您只要操心如何尽早抓住朱安世就可以了,这些我自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