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临死前的约定
燕州农业局的一男一女两个小公务员,在距离春节还有五天的时候,结伴回家乡过年。他们的家乡距离燕州六百里,在相邻的两个村子里居住的同乡。家乡的风俗习惯是早婚,一般的年轻都是二十二岁就成家,基本二十五岁之前就抱孩子了。家里的老人看到别人家的,和她们同龄的孩子都早早就结婚了,有的孙子都上学了,不禁心急如焚,也着三火四的给他(她)们张罗婚事。
男生金洋今年二十九岁,女生刘涛二十七岁,都属于大龄青年了。这次回去,各自的家长早就放出风来,除非他(她)这次把对象带回家,否则,说什么也得在过年之前找个对象把婚事定下来,明年就找个好日子结婚。
两人是老乡,因为不是一个科室,虽然都在一栋办公楼上班,可是也不太熟悉了,各自也不清楚对方是老乡,在不久前的一次单位组织的联欢会上才认识。
她们都是大龄青年了,也都没有对象,虽然都对对方有好感,但毕竟相识的时间太短,还没有达到相知的地步。这次家里的老人催得紧,就想先把对方带回家里让家长看看,先把这一关过了去再说。
一路上两人看对方都有些羞涩,言谈也有些拘束,好在都是学农专业有共同的话题,言谈间就越来越熟络。他们的单位和家乡隔着一条海峡,她们座的客船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对岸的码头,下了船再坐车走三十公里就到家了。
今天就是腊月的二十五,再有五天就该过年了,船上的乘客都是着急回家和家人团聚的,所以比往日多多了,船舱里充满了要过节的喜庆气氛。对岸的港口就在前面了,不知道是烟还是雾霾迎着船飘了过来,能见度也随之下降,马上把船和远处的码头就都笼罩在了薄雾中。
忽然,船上的汽笛一连声的响了起来,那是船的前面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那家伙是个体积庞大的货船,这时候也鸣起了汽笛,在船舱里面乘客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两个庞大的家伙就结实的对撞在了一起。
船上的人都被撞击搞的乱成一团,许多人都跌倒了,有的在惊叫,还没有弄明白状况,船上的照明就熄灭了,紧接着大量的海水从联通甲板的楼梯间涌了进来,片刻就把底仓灌满了,接着又灌进了她们所在的层门,冰冷的海水很快就没过了人的膝盖,船也慢慢的倾斜了。两个人大惊失色,互相拉扯着往海水不多的空间移动。许多人也和他们一样,都去挤在水浅的不大的空间里,这个空间随着水位的升高越来越小,海水很快就没过了胸部。金洋的近视镜也被人挤掉了,他不住的安慰着刘涛,其实他心中明白,这次大难因为来得太快,十有**是躲不过去了。
当海水淹到了颈部的时候,两人绝望又下意识的紧紧的抱在了一起,在这之前两人还从来没有这样亲昵过呢,生死关头也顾不得不好意思了。她们互相哆嗦着说着互相安慰话,刘涛哭泣道:“金洋,我不甘心这样死去啊……”
“刘涛,我也是啊,我们回不了家了,就让我们一起下地狱吧,还好,我们还有个伴!去阴间还能互相照应!”
“金洋,我害怕啊,答应我,我们来世做夫妻好吗?”
“好的,刘涛我答应你……”
在一片“救命啊”的嘈杂声里,两人紧紧相拥着呛着水一起死去了,临死也没有分开。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相拥的两个人被人救起了,当她们稍微有些清醒的时候,就听到有人怪声怪调的呼唤着她们的名字撕心裂肺的哭喊。也有的人在一旁劝着,让一些人节哀。有一个老者的声音也传来了:“既然他们相拥而死,那就让她们同穴而葬吧,两个可怜的孩子,刚刚订下了婚事几个月就双双殒命了,活着的时候成不了夫妻,那就在死后成夫妻吧……”
首先是金秧大脑间就纳闷:“这个假恋人的谎言是只有两个人的秘密好不好,还没有来得及让你们知道啊?”虽然这么想着,但就是睁眼困难。
刘涛也和金秧差不多的时间醒来了,肚子里的水太多了,不得不咳嗽着顺着嘴角往外流,随着意识也清醒了,她睁开眼来,近视镜也不知道掉到了哪里,没有戴近视镜的她,却清楚的看到了一个十多岁的男孩使劲的抱着自己。再看自己,也是瘦胳膊廋腿的,和十几年前的身板差不多,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还有些复古的意味。
她的苏醒一下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众人都惊叫了起来,一个始终拂着她哭泣的妇女大叫着:“闺女啊,你是活过来了吗……”
刘涛的大脑里浮起大量的信息,致使他脑仁都疼了起来,自己原来也是叫刘涛(柳桃)的十岁女孩,和怀中的男孩是青梅竹马的玩伴。因为本地的风俗习惯是早婚,父母把她就和这个地主家的儿子金秧子订婚了。这个小郎君比自己大两岁,还是自己的家长死皮赖脸的高攀了人家。金秧子的家里有四十五亩地,是村子里最大的地主。自己家租赁了他家其中的六亩地,贫富身份的差距,导致了自己家被金秧子的家中大人看不起,前几天他奶奶还扬言要退婚呢。不过,她和这个金秧子哥哥感情很好,虽然年岁小还不懂得什么是爱情,但彼此在心中都有对方。
他们今天和村里许多人一样一起去河边捞虾子,平常的时候,捞虾子捞的多了就拿去卖钱,捞得少了就自己家打牙祭。本来今天她不想来捞虾子的,很想和老爸弟弟妹妹去赶集,但扛不住奶奶的催促,说:“柳桃,今天你不要去干什么,你和你大胖哥一起去河里捞虾子,过年了加个菜,还要给祖宗上供……。”
她没办法,只能早起就去找大胖,大胖说腿疼的动不了,只能是自己硬着头皮来河边。金秧哥不放心她也来给她在岸上监护,偏巧她自己失足踩空扑进了水底的暗坑,金秧哥下水来救自己,自己在快死的时候抓住了这颗救命的稻草不撒手,而双双淹死在河里,多亏了远处也有人在捞虾子,喊了人来救,救上来的时候,就是两个抱在一起的死尸了。
喊自己的是这个身体的妈妈,她还在掰金秧子搂着柳桃的双手,就有个不协调的声音传来了,“柳桃他妈你个杀千刀的,你家的死妮子活过来了,我的宝贝孙子可让你家的死妮子害死了,要让这死妮子给我孙子赔命……”
一个老太婆面色狰狞,挥舞着拐杖从远处怒骂着这娘俩颤颤巍巍的过来了,她是听别人报信,说她孙子金秧是为了救柳桃而死的。她是地主婆,这些围观的人群都是穷人,一半是她家的佃户,对她有着与生俱来的无形压力,看到她的到来人们各自闪开了,以防暴脾气的老太婆把拐杖打到自己的身上。
柳桃知道这是金秧哥的奶奶,金秧哥的奶奶可是不好惹的,仗着家里两个儿子都是小地主,良田加在一起有近百亩,所以她高傲的很,对那些租赁她家土地的佃户可是不会客气的。如果金秧哥活不过来了,她就敢拿自己去给金秧抵命的。想到这里,她推开了原主的妈妈,使劲去掐秧子哥的人中按压他的肚子,口中不断的呼唤“金秧哥,快醒过来啊?”。
金秧子由于浑身难受,本来不愿意睁眼的,但柳桃掐的自己人中部位很疼痛,柳桃还关切的不停呼唤,甚至喊出了软糯的‘金秧哥’,也只能是勉强的睁眼了。没带近视眼镜的他和柳桃看到了这里的世界是一样清晰,大脑里的反应也差不多,怎么死去了还活过来了,难道也赶上了穿越潮流了?这个喊自己‘秧子哥’的女孩,是曾经的刘涛吗?他不停的翻阅着原主的记忆,知道她是小时候的玩伴,也是父母给定下的娃娃亲,但不知道此柳桃的灵魂是不是原来的刘涛。
金秧子醒过来了,两家人皆大欢喜,金秧的奶奶看孙子活过来了,也就没有再闹腾,在众人的祝福声里她们各自随家长回家了。
柳桃又吐出了不少的水,被妈妈牵着手,到家里换下了湿漉漉的衣物进了被窝,妈妈在一边帮助她,妈妈道:“孩子,你活过来了,真的是神明保佑啊,如果大过年了你出了事,咱们一家四口可怎么过啊,这个年怎么过啊?”
柳桃听她这么说,赶紧的翻阅原主的记忆,发现除了妈妈,家里还有一个爸爸,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之所以现在没有看到他们,他们是去了镇上的集市赶集买东西去了。因为明天就是新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柳桃早上本来也要和爸爸一起去的,是因为奶奶命令自己去捞虾子才没有去的成的。
一会儿,门外传来了一连串的脚步声和哭声,原主的爸爸首先挎着一个装满年货的竹筐开门进来了,看到了柳桃好端端的柳桃,这才靠在门框上大口的喘气,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随后进来了,哭喊着去抓柳桃的手。
原来,他们是在进了村子才听人说柳桃溺水的,并没有听说她后来又活过来。原主的弟弟八岁,妹妹才六岁,看到姐姐并没有死,这才停止了哭声。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柳桃真的死了呢?”
看到原主爸爸的表情,柳桃知道这个父亲是个称职的父亲,对几个孩子都是挺疼爱的,也就弱弱的道:“老爸,让你担心了。”
柳桃说着,伸手去拉住了原主妈妈的手,也亲切的喊了声“老妈”,这个女儿,平常只是和别的孩子一样喊她们爸爸妈妈,对于‘老爸老妈’这两个词很是新奇,两人对视了一眼都微笑了。柳桃来到了陌生的世界,总得生活下去,也就从心底认可了她们。
竹筐里是一块三斤多的猪肉,一壶油,一些日常用的盐和调料几个瓷碗,老爸从竹筐里面拿出了糖果递给她,这可是穷家小户一年里面很少享受到的,弟弟妹妹也分到了,妈妈还接过了老爸递过来的一颗红头绳,把头绳剪成两段,一段给了妹妹,一段给了自己。柳桃不禁想起了曾经在中华大地流行过的《白毛女》唱段“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扯了二尺红头绳,给我的喜儿扎起来……”
望着营养不良的一家人,望着破破烂烂的天棚和四壁,还有几人身上摞满补丁的衣服,柳桃暗暗下决心,既然自己的灵魂占据了人家女儿的身体,就应该替人家给大人尽孝道,对弟弟妹妹尽心关爱,对于贫困的家庭,一定要尽快的改变这种状况。
一小时以后,外面夹着寒风进来一个小心端着碗的男孩,原来是她的秧子哥,他进来礼貌的给爸妈打了招呼后,把碗给柳桃递了过来“柳桃,赶紧的把姜汤喝了,不喝姜汤会落下病根的……”
姜汤还是滚烫的,看得出来他是在姜汤熬好了以后第一时间就送过来了,柳桃接过来吸吸溜溜的喝着,心中想着;这个秧子哥的灵魂是不是金洋啊?如果是的话那可是太好了,发家致富他可是得力的帮手了。因为金洋也是农业大学的毕业生,比自己还大了一届,有了这个学长合作,方便了不少,再说他家还是富裕户有钱财的便利,如果合力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金秧也和她是一个心思,也盼着他是前世的刘涛,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如果有了志同道合的女朋友,那就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了。
柳桃看了金秧一眼,很想试探他一下,看到了红头绳就有了话题,他眼睛不离金秧,紧盯着他的双眼的说:“嗯,这味道还真是难喝,不过我喜欢……”然后她装作漫不经心拎起了红头绳,嘴里哼起了杨白劳的歌词,一边用眼睛瞄着金秧看他的反应。
金秧不动声色的听着,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这时,院子外面却不合时宜的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秧子,快点回家,不知道你刚落水吗?快回家喝姜汤吧,真是的光想着别人了……别忘了把碗拿回来”
金秧不理外面他妈妈的呼唤,激动地对柳桃道:“不是说好了下辈子怎怎地吗,这就是下辈子了!”在看见柳桃不住地点头后他笑了,然后接过了柳桃递过来的空碗,快步的出门去了。
老爸老妈对他们的问答,只当是他们之间的秘密,也就没有多问。看柳桃喝了姜汤以后心满意足的样子,也只是叹息了一声。按说,女孩子在大冬天落水了,熬碗姜汤去去寒是必须了。可是,穷人家平常不备这些高级的东西,再说,穷人家的孩子也没有那么金贵,平常有个小病小灾的都请不起大夫,这落水吗,只能是孩子用自己的身体去硬挺了。
静下来了,柳桃躺在炕上,把原主的记忆从头到尾的梳理了一遍,但原主只有十来岁,知道的外界信息也是很有限的。也就是明白发生在村子周边的一些事情,熟悉周边的一些景物地貌。这个村名叫沟东村,因为一条宽五里长二十多里的神农沟而得名。至于以后发财用什么办法,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还是不清楚的。只是知道家里除了租赁了秧子哥家的六亩地外,自家还有一片大约四亩的旱陂地,和一个紧邻的荒水塘。水塘大约六亩,离着她和金秧子落水的河边有一百米远。坡地挨着水塘近的地方平常就种一些蔬菜,离得远的浇水不方便,就种一些耐旱的向日葵和蓖麻。那地方离着自己的家得有二里半路,离着村边也有一里多。其余的什么能运输的大牲畜都没有,运输工具也就老爸有一个独轮车。
想在穷山沟里致富没有好的门路,她们所在的沟东村离最近的栖风镇是四里地,也就是今天老爸他们赶集的地方,金沙县县城离此三十里,在沟东村的西北面。东极府府城离着沟东村也是三十里,是在沟东村的东北方向,不管去金沙县还是东极府,因为要绕过神农沟,都必须经过栖风镇。沟东村和京城距离三百多里,全国人口不足四千万。
晚上了,他们吃的是红薯饭,里面只有不多的玉米面掺杂着,就着难吃的咸菜下饭,家里的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还没有吃完,原主的奶奶就领着一个半大小子进门了,半大小子比柳桃大一岁,是大伯家的儿子,大伯家里一共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就是老大,名叫大胖,奶奶就是让自己和他一起去捞虾子的。他长得脖子粗身体壮,胖脸蛋上一双肉眼眯成一条细缝,专门看自己家里隐蔽的床下和旮旯等部位。
他看到了老爸那个竹篮,竟过去提起来放到了奶奶的面前,奶奶还在教训柳桃不小心落了水:“得亏了这小妮子没有死,这要是死了,这个年岂不是过的晦气了,你说你们两口子,大过年的让一个小妮子家去河里捞虾子,不吃虾子能死啊……”
“是你让我去的好不好啊!”柳桃腹诽着,可是不敢说出来。
她看到了竹篮,里面的三斤猪肉吸引了他的目光:“呵,你家的年货倒是挺丰盛的,这些是孝敬你爹和我的是吗?”
------题外话------
新书上传,欢迎朋友们鲜花和板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