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下午,宋齐丘也上了神居山,他来到这里,自然是来找徐知诰。
见到徐知诰之后,宋齐丘顿时眉开眼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调侃道:“指挥使大人,你这小日子也过得很悠闲呢,以后,你不妨再找几个如花似玉的压寨夫人,就一直在这神居山上住下去吧。”
徐知诰看着宋齐丘那笑眯眯的样子,也笑了,道:“其实,这里才让我感觉到有一种家的味道,很温馨,跟弟兄们在一起,我也更加开心,不用像在广陵城里那样,整日里虚头滑脑,尔虞我诈的,而且,这些弟兄们至少不会谋害我……”
宋齐丘不由得笑了笑,道:“等你具备足够强大的实力的时候,例如,就像朱温现在的境界,那么,你就足够安全了。否则,你永远都可能会遇到危险……”
宋齐丘突然又话题一转,问道:“对了,徐公子,关于火器制造的事,你有没有跟你的义父说过?此事可以说是事关重大,我们必须要争取得到他的支持!”
徐知诰的目光中浮现出笑意,道:“当然说了,义父他没有反对,毕竟这是为了提升我军的战斗力,对于整个淮南军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明天,我们便可以在寿州找个场地,过完春节就可以开工了,那里的场地都是现成的,我在寿州打过仗,寿州的周本和孙季两位将军都很给我面子,他们很让我感动……下一步,我们可以从寿州和正阳关招一些技术熟练的工匠,不仅可以制造火器,也可以打造其它的兵器,例如弩机之类的,具备先进的武器,才能够打造出一支无敌之师!”
宋齐丘闻言也不由得眼睛一亮,脸上现出了兴奋的神色,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我还有一个喜讯要告诉你,由义父出面提供担保,我与高勉签订了一分共同经营的协议,他们出资,我们出人,这样一来,便可以解决我们最为担心的资金问题,有了钱,我们制造火器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徐知诰不无得意地笑道。
宋齐丘不由得眉头微皱,提醒道:“与高勉这个人打交道,并不容易,我们必须要小心一些,我虽然不认识他,但据我了解,他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
徐知诰点了点头,胸有成竹地说道:“我知道,高勉是一个典型的商人,一身铜臭气,他这个人贪得无厌,只想大把大把地赚钱,不择手段,这一点,我对他是比较了解的。不过,有义父出面,谅高勉也不敢怎么样……何况,我们根本就不用出资,即使将来亏损了,我们也只不过是损失一些工匠们的工钱而已。”
徐知诰早就与高勉打过交道,曾经攻击过高勉的寻芳阁,高勉也是知道的。不过,现如今徐温的地位高高在上,高勉也不敢去追究徐知诰的责任,既然徐温出面让高勉出资,高勉也只好顺水推舟,虽然他以后可能会付出一部分资金,但他却可以在别的方面换来一些回报,例如妓院、赌场等场所……作为商人,高勉当然不愿意做赔本的买卖。这么多年来,他能够取得这么多的财富,不同于一般商人之处,就在于他能够立足长远,高瞻远瞩,而不是仅仅盯着眼前那些利润……
听了徐知诰这番话,宋齐丘才有些松了一口气,但他还是有些惊讶,高勉是如何与徐知诰达成协议的?徐知诰所说的那个协议具体包括什么内容?
“对了,你那边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进展?”徐知诰收敛起笑容,问道。
“我联系了几个善于炼丹的道士,要想制作火药,这些道士是必须要具备的,虽然他们没有炼出传说中的金丹,但却对于制造火药很有心得。”宋齐丘答道。
“哈哈哈……”徐知诰欣慰地笑了,他拍了拍宋齐丘的肩头,道,“在我的印象中,许多道士都是神秘兮兮的,我是很难说得动他们,还是你有办法……”
“这个其实不难,他们也是无利不起早,只不过,凭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只用了几句话就让那些道士们动心了,哈哈哈……”宋齐丘也是不无得意地笑了笑。
“那是,谁不知道你是号称‘淮南第一才子’呢?”徐知诰由衷地赞叹道。
“徐公子过奖了!这个,我是不敢当,我没什么真才实学,只不过巧舌如簧而已……”宋齐丘谦虚地笑了笑,他的话虽然这么说,但他的心里还是很受用的。
“这几天,我从山上的兄弟们之中选出了一些手艺比较娴熟的,依我看,这些兄弟完全可以担任工匠,他们都是心灵手巧之人,我们就不必招募太多工匠了。我想,只要那些道士给这些兄弟们培训些时日,他们都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好了,你这些日子也够辛苦的,我们一起去喝几杯吧……”徐知诰热情地邀请道。
由于杨行密之死,这个春节,整个淮南都没有进行庆祝,即便是神居山上也是如此,明显地淡化了节日气氛,只不过是杀猪宰羊,犒赏了全军将士们而已。不过,徐知诰却仍然感觉很开心,因为宋福金来了,有佳人相伴,当然无比惬意!
不过,宋福金也带来了一个让徐知诰有些担忧的消息,神居军从睦州城撤离之后,陶雅带领五万淮南军赶赴睦州,继续围困睦州城,由于众寡悬殊,钱镖灰溜溜地带兵逃走了。随后,陶雅趁机占领了睦州城,而升州军则撤回了升州城。
出乎意料的是,陶雅竟然派使者来到升州军,要求王碧芸留在睦州城,并且说这是小王爷杨渥的命令,王碧芸岂能同意对方如此无理的要求?她当时就被气得柳眉倒竖,当场就赶走了陶雅派来的使者。一言不合,陶雅居然派兵攻击撤退途中的升州军,试图靠武力把王碧芸强行留下来,好在升州军奋勇抗击,打退了陶雅所部的追击,这才保护王碧芸安然回到了升州城。升州刺史王戎得知此事后,对于杨渥这登徒子恨得咬牙切齿,更加坚定了厉兵秣马,加固升州城防的决心。
徐知诰闻听之后,也是气得勃然大怒,看样子,杨渥刚刚继位就开始旧事重提了,他依然贼心不死,还在打着王碧芸的主意。对此,徐知诰忍无可忍,他必须做些什么,因为,杨渥这次又没得手,以杨渥的性格,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刚刚过完天佑三年(公元906年)的春节,在正月里,杨渥就烧起了第一把火,而且,这把火居然烧向了淮南军中的大将——宣州观察使王茂章,引起了淮南藩镇文武官员们的震惊,因为,王茂章功勋卓著!
当初杨行密死后,杨渥从宣州赶回广陵城继位,王茂章则是代替他镇守宣州。不过,杨渥继位之后,立即向王茂章索取一些宣州的宝物以及当时杨渥在宣州之时的亲兵,王茂章吝惜不给,杨渥顿时大怒,派李简带兵去宣州攻打王茂章。
王茂章认为以他的兵力很难守住宣州城,随即率军投奔了吴越王钱鏐。淮南军的大将陶雅畏惧王茂章,竟然主动带兵撤离了睦州城,钱镠又一次得到了睦州城,不过,这一次他是不费吹灰之力,由此可见,王茂章在淮南军之中的威望。
吴越王钱鏐对于王茂章却是颇为器重,让他更名为王景仁,又上表请求任命王景仁为宣州节度使。朱温得知此事之后,更是器重王景仁,甚至派人召王景仁为其效力,王茂章从此便归顺了朱温,朱温任命他为宁国军节度使,地位显赫。
杨渥派兵去攻打王茂章,可谓是“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不仅导致王茂章最终投奔了朱温,而且轻而易举地把睦州城拱手送人,让吴越王钱鏐捡了个大便宜,这么一个昏招顿时成为了一时的笑柄,许多人从此开始怀疑杨渥的能力。
这样一来,淮南军之中的一些功勋旧将对于杨渥更加离心离德,杨渥新提拔上来的一些官员对于这些功勋旧将也是并不尊敬,渐渐地,一些功勋卓著的淮南军老将们在私下里对于杨渥颇有微辞,甚至有人为此特意去找徐温,向他诉苦。
后来,徐温不得不委婉地向杨渥提议,但却无济于事,杨渥依然是我行我素。其实,杨渥甚至想把徐温也撤换掉,但是,徐温毕竟是杨行密亲自任命的托孤之臣,对于杨渥有着拥立之功,况且徐温有着实实在在的兵权,杨渥也不敢太过分。
不过,杨渥虽然暂时不敢对手握重兵的右衙都指挥使徐温下手,但他却敢对在淮南军之中资历尚浅的徐知诰下手。杨渥自认为已经坐稳了淮南藩镇之主的宝座后,便开始假公济私,想方设法地对付徐知诰了,但他也只能采取阴谋手段。
【作者题外话】:新人新书,欢迎朋友们推荐、收藏、打赏,请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