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这般行了六七日,这一日到了京郊的青石镇。青石镇离京都只有十多里地,快马加鞭一个时辰便能到。
几个护卫走了这几日,见马上就要到目的地了,都巴望着赶紧进了城,早点交差事领了银子,所以都催着赶紧走。
顾敏掀帘看了看阴沉沉的天,她记得上一世的时候,他们在离城不远处遇到了大雨。李嬷嬷淋雨受了风寒,回到顾家便病了,直养了一个多月才好。
“护卫大哥,外面乌云密布,一会儿必有雨,天色也不早了,不如今日在这青石镇歇一晚,明日再入城。”顾敏与护卫的头领说道。
“顾小姐,还有一个时辰便能到京都了,兄弟们都想早点交了差,在京都城内好好逛逛。咱们加把劲,肯定能在雨落下之前入城。”
顾敏还待再说,李嬷嬷拉住她:“小姐,就听他们的,赶紧入城,这样咱们还能省下一份饭宿钱。”
顾敏见状只好作罢,在马车里将油伞和油布翻出来。
行了没多远,果然一阵电闪雷鸣,顷刻间便下起了大雨,几个护卫忙四处找避雨的地方。只是几人甚少来京都,一时半会哪里找得到地方。
顾敏上一世和钱弘玉出来游玩的时候,也曾来过青石镇,她记得这附近应该有一个亭子。她想了想,对着护卫头领招了招手:“穿过这片小树林,就有一个亭子,咱们上那儿。”
那人听了,忙叫回了人,几人骑马赶车入了小树林。突然马车左边一沉,车轮陷进了泥坑里。几人忙下马来推,奈何泥坑太深,一时半会推不出来。那护卫头领见雨势太大,忙请顾敏下车,先去亭子里避雨。
顾敏下了车,披上油布,打着伞下来。只是雨太大,伞和油布遮挡不住,没一会儿,顾敏的身上的衣服就被淋了个透湿,贴在身上冰冷难受。
几人冒着雨穿过了小树林,见不远处果然有一个亭子。亭子前面拴了两匹马,亭子里好像有人。
几人走得近些了,看见亭子里果然有两人,一人坐在石桌前,另一人站在旁边。
等走得再近些,顾敏认出了亭子里的人。那站着的穿青色衣服的人是莫书,那坐着的年轻男子身穿赭色锦袍,玉冠束发,正是苏佩卿。
顾敏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他。上一世顾敏他们冒着雨进了城,并没有在亭子里避雨,所以并没有遇见他。
顾敏停下脚步,隔着雨帘望着苏佩卿,雨水流到了眼睛里,有些刺痛,她都舍不得眨眼,生怕一眨眼,眼前的一幕就会消失。她想立刻走近他,却又有些情怯。
李嬷嬷见顾敏停了下来,也跟着停了下来,望着顾敏有些不明所以。
几个护卫以为顾敏是因为亭子里有陌生男子,觉得难为情才停下脚步的。那头领走到顾敏面前,说道:“顾小姐,如今在外面,又下着这么大的雨,就顾不上那许多避讳了。”
李嬷嬷怕顾敏被雨淋坏了,也劝道:“小姐,咱们还是先进去避避雨吧!”
顾敏抬着头,眼睛看着苏佩卿,一步一步地走近。渐渐地近了,她看清楚了他如上好的白脂玉般温润的脸;她看清楚他如墨般浓密乌黑的眉;她看清楚他如星子般璀灿明亮的双眼;她看清楚他如悬胆般端秀挺直的鼻子;她看清楚他如仰月般端正方润的唇。
顾敏看着看着,觉得心如鼓擂,眼睛发热,她忙低了头。
那侍卫头领见亭沿下两匹马,通身发黑,一根杂毛也无,认出是良马名驹。又见亭子里坐着的年轻男子,衣着打扮不俗,气质清贵,知道对方来历不凡,他忙行礼道:“小人等路过此地,遇大雨,不得已打扰公子,还请公子行个方便!”
苏佩卿看这几人手里拿着刀,一身劲装打扮,又见里头一位嬷嬷扶着一位女子,猜到是哪家女眷出行。
他点点头,说道:“请便。”
李嬷嬷见顾敏身上湿了,伸手想将她头上的帷帽取下来。顾敏反应过来,忙说道:“我自己来吧。嬷嬷身上也湿了,赶紧擦擦。”
顾敏将头上的帷帽取了下来,拧了拧水,放在了亭子的石板上。又将手帕抽出来拧干了水,擦了擦头脸。身上的衣服也湿了,包袱里本用油纸包了些衣服,只是此时不好更换,只得将身上的衣服揪着角拧了拧。
苏佩卿本来看着下着的大雨,心里焦急,不知这雨什么时候停。忽一转头瞧见了顾敏,他心头一跳。只见那名女子十五六岁的年纪,眉眼秀致,樱唇殷红如滴,湿漉漉的头发贴在苍白的小脸儿上,显得楚楚可怜。她身上的春衫也被雨淋湿了,紧紧地包裹在身上,胸前饱满鼓胀,盈盈细腰一握。苏佩卿打量着,觉得身体有些发热。
这时,护卫头领拿出一个皮囊递给顾敏,说道:“顾小姐,喝些酒驱驱寒。”
“不必了,多谢!”顾敏闻到一股浓烈的酒味,冲得她皱了皱眉。
“小姐,不如喝一小口吧!着了风寒可不是玩的。”李嬷嬷也劝道。
顾敏正要接过,她听到一管清冽的声音说道:“那酒太烈,小姐体弱未必受得住。不如,试试在下的酒。”
苏佩卿拿过莫书递过来的皮囊,将酒倒在杯子里放到桌子上,示意顾敏过来。
顾敏咬了咬唇,走了过去。
“多谢苏…公子!”顾敏刚想说苏公子,反应过来,忙将半个苏字咽了下去。
“小姐无需多礼。”苏佩卿见顾敏对他福了身,他便也站起来拱了拱手。
顾敏坐下,举起杯子闻了闻,清香扑鼻,果然味道淡了许多。一杯酒下肚,顾敏觉得身体开始发热,果然暖和了不少。她又问苏佩卿要了一杯酒,让李嬷嬷喝了。
没多久雨停了,几人收拾了东西准备上路。苏佩卿有急事赶着回城,骑了马先走了。几个护卫将马车从泥坑里推出来,草草地抹了抹水,也上了路。
顾敏在汀州的时候写了信给顾涛,告之了他启程的日子。顾涛算着日子,这两日日日派了小厮在南门口等着。
这天小厮升儿等了一日,见天色渐渐黑了,以为顾敏等人今日不会到了,转身正准备回去。听见身后有喧哗声,还有马匹的嘶鸣,他转过头去,正好瞧写顾敏等人入了城门。当先是骑着马的两个大汉,随后一辆马车,马车前挂了一个灯笼,灯笼上写着“顾”字,后面也跟了两个骑着马的汉子。
升儿忙迎上前,问道:“可是汀州来的顾小姐?”
“正是。”护卫头上前答道。
“小人是顾老爷派来接小姐的。”
护卫闻言,让出一条道。升儿走至马车前,行礼道:“小姐,小人叫升儿,是顾家的小厮,老爷和夫人派小人来接小姐入府。”
顾敏掀开帘子,说道:“那麻烦你带路。”
升儿不敢抬头看顾敏,垂了头应是。
升儿跳上马车,坐在马夫旁边,一行人朝城内行去。行了有二刻钟,升儿便说到了。
李嬷嬷先下了马车,又扶了顾敏下来。早有人接了进去,与护卫结了余钱,几名护卫自去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