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澹(à)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澄?静之将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将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分割线---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有些版本写作“古之善为道者”。个人认为“古之善为士者”更接近原本。
在这里有一个断层存在,老子用“古之善为士者”开头,说明在修行这件事上,老子所处的时代不多见。
传说中的修行者或者说神仙一类人,大多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存在,所以民间有传说,但真正见过的人却不多,也就是说老子关于古之修行者的种种事迹也是听说的居多。
正因为是听说的,所以就不存在有力的依据,只能是猜测。
微妙:深奥玄妙、精深复杂、难以捉摸。另一层意思指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弄清楚,只有细心体会才能觉察。
玄字代表黑色、无法理解。
通:通达、通畅的意思。如:通了,说得通,行得通等等。
所以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可以理解为:越是深入了解越觉得无法确定事件的真假。
老子说,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那些流传下来的关于修行者的传说,会发现他们一个个都是神通广大,越是研究越觉得难以理解,甚至觉得不可思议,更像是骗人的。
但是有很多事物超出了人们的认知范围,很多传说也都是有根有据的,这些东西人们无法解释,但确实存在。
所以更多时候,人们不得不相信世界上有神仙一类(修行者)的存在。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正因为我们无法对事物的真假作出最合理的判断,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对他们进行描述的话,就只能是根据己知的一些内容进行推断和猜测了。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à)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豫:出自易经中的豫卦。豫卦,顺以动。所以这里应该理解成顺时而动,三思而行。详情可参考《易经》中的豫卦。
犹:犹豫不决,迟疑的样子。
俨:恭敬、庄重,整齐的样子。
涣:出自易经中的涣卦。涣卦,风行水上,代表水散的很快。用于表示行为的话就是变得快,在这里我觉得理解为随心所欲更合适一些。
敦:厚道。诚朴宽厚、厚重、笃实。
旷:光明、明朗,又指心情开朗。引申为空旷,特指心境宽广。
浑:水不清。不明事理、糊涂之类的意思。
澹:恬静、安定。
飂:风疾速的样子。
这里老子用了九个字来形容他对修行者的发现:
顺势而为、小心谨慎、举止庄重、随心所欲、敦厚老实、心胸开阔、浑浑噩噩(放荡不羁或无欲无求?)、恬静安然、来去如风。
有理解为这是修行者所特有的: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安然、随心等人格修养功夫。
从性格上来讲,一个谨慎、警惕的人,很难做到豁达、洒脱;严肃的人也很难表现出融和这种心态。
所以我更愿意将这几句话理解成是在描述九种不同类形的修行者。
从古至今,所有神、仙、鬼、怪传说中,都存在以上几种不同性格的修行者……
有的小心谨慎;有的随心所欲;有的和蔼可亲;也有浑浑噩噩、行事怪异的等等。
远的不说,只说大家最熟悉的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这八大仙人。
八个人的身份、性别、经历、学问并不一样,所以他们的性格也是完全不同。
这也符合我的论断:豫、犹、俨、涣、敦、旷、浑、澹、飂代表九种不同性格的修行者。
说起性格,如果用我们普通人来作例子的话:有的会种地、有的会打鱼、有的会造车、有的会打猎……不管他的职业是什么,这些普通人的性格绝对不可能一样。
比如书生文静、屠夫暴躁、巫师神秘……即使最普通的农夫也有固执、亲切、胆小怕事、怪异等性格。
作为传说中的神仙一类人物,不管他们性格怎样,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曾拥有人类无法理解或者向往的特殊能力。
比如搬山、填海、飞行、幻化等,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深不可测。
他们是如何拥有这些本事的?这中间有什么共同点么?
针对这个问题,老子提出了两个常见的问题:谁能把混浊的水澄清?谁能够一直操持不动?
“孰能浊以澄?静之将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将徐生。”
对于这两个问题,如果我们从凡人的角度来看神仙的法术:对方轻轻的一挥手,然后混浊的水就成了清水;口中念念有词,然后施一个定身咒,那个人就不会动了。
于是我们觉得神仙或修行者们好厉害!认为他们拥有**力、大神通。
这是因为我们对事物的不了解所造成的结果,如果我们知道了事情的原理,那么神仙的所作所为就会变得不再神秘。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人觉得神仙是假的、是传说、是骗子。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魔术(戏法)这个东西,很多看似很难理解的东西,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在支撑。
据目前科学研究,武术中的点穴是通过外力击中身体某个经络结点,从而使周围的肌肉组织(经络)受到损伤,使被点穴的人疼痛难忍,以至于不敢动,因为轻微的动作也会牵动受损部分而引起剧烈的疼痛。
如果以上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通过这种理论去理解神仙的定身咒,会发现其原理基本上大同小异。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家里吃水是从河里挑水吃的,有时候遇到下雨天,河水混浊无法食用。
这时候父母会在水里放一些石灰之类的东西,然后搅拌一下,等水静止下来,混浊的水就变成了清水。
当然,如果挑回来的水不急着饮用,也只需要把水桶放在地上让它自行沉淀就好,无非是时间长短罢了。
所以说,如果想让混浊的水变成清水,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想办法让水静止下来。
同样的,如果想让一个人保持较长时间的无法移动也有很多办法,比如把他捆起来,或者让他睡着,再或者让他觉得非常累、累到他根本不想动。
猛一看觉得是在开玩笑,可事实上的确是这么回事。
神仙一挥手之间让混水变清,只是他们用另一种方法让水静下来了而己,至于用什么方法我们不知道,但是道理却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让一个人长时间不动,说白了也不过就是通过另一种方法让这个人无法移动而己。比如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绳子限制住这个人的行动等等。
所以说:谁能把浊水澄清?让水静下来它自己就变清澈了;谁能长久不动?运动到极致、累了自然就不想动了。
事实证明,传说中的神仙鬼怪们拥有的特殊技能在很多时候都可以用科学来作出解释,那些无法作出解释的问题只不过是因为我们还不曾了解它的运作原理。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我们懂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知识或道理,我们也可以算作神仙。
“保此道者不欲盈”
这个世界很大,人类寿命很短暂,就算我们不吃不喝也不可能把这个世界上的所有迷团解开。
至少单凭一个人无法办到。
所以就算我们懂得了一些别人无法理解的知识或技巧,也不应该自满、骄傲。
毕竟就算我们掌握了某些技巧,但我们能保证是世界上唯一的正确方法么?
世界这么大,总会有奇迹出现。比如很多年前人们过滤水的时候是用石灰,而且效率很低。
而现在各种设备已经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对污水进行过滤的地步。
所以说不要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
原文最后一句有以下几个版本: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新成。(中规中矩)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新成。(这种说法个人认为是错的)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不,新成。(我更倾向于这个读法)
正因为不自满,所以能够不断的创新。而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很难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