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道德经诠释 > 第十六章(上) 致虚极,守静笃

《道德经诠释》 第十六章(上) 致虚极,守静笃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殁()身不殆(à)。

    ---分割线---

    其实这一章,我觉得应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讲修行方法,另一部分讲修行的成果。

    “致虚极,守静笃”这句是修行的方法。

    放松自己,什么都不想,让身体一直这么安安静静的呆着。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学习的时候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这样孩子才可以专心学习。

    但是为什么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才可以呢?

    其实很简单,只有身体保持安静,心脏才可以把更多的能量传送到大脑,然后大脑才可以进行高速运转……这是科学。

    佛宗、道家、儒家等各个宗教要求的静坐、诵读,或者是各种武术修行中的煅体、站桩,都要求专心或者静心。

    所以在各个宗派里,修行入门的第一课基本上都是教人如何放松和入静。

    “致虚极,守静笃”可以理解成“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更深层次的练习。

    在无欲的状态下,我们的思想一直在变化,每次看到的或者体会到的东西都不一样,这是为了发现问题。

    有欲的状态是我们对已经发现的问题的继续深入研究的一种态度。

    关于修行,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应该是“天人合一”。

    什么叫天人合一呢?

    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却又是这天地的一部分。

    当我们对天地之间的规则足够了解时,就可以把天地之间的一切转化成我们可以使用的力量(这又属于科学范畴了)。

    比如我们了解了金属的特性,然后利用金属制作出了各种工具或饰品;

    我们知道了各种植物的性能,然后利用植物解决了人类的饥饿问题,或者利用它们的各种特性治疗人体的各种疾病;

    我们明白了风的特性,然后我们让风化作动力;

    明白了火的特性,于是火成为我们的工具……

    所以说,修行的目的就是体会天地之间各种规则的奥秘,最终化为己用。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这天地之间充满了未知,想了解它们需要很多时间,更需要面对很多的危险,想化为己用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老子给出了另一种方法:我们不去主动接触规则,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规则的运行轨迹。

    我们可以观察万物运作时规则具体起到了什么作用、它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万物的。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这句话和本章之后所讲的内容就属于修行成果了)

    这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最终都会回到起点。

    比如一颗种子,从种子状态开始生长,然后发芽、长大、长高、直到开花、结果,然后果子最终又变成种子……

    说到起点,曾经有朋友告诉我一个关于事物发展的趋势,叫做: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这种理论认为: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都不是从起点回到起点,而是从起点向更高的一个层面螺旋式上升了。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只有相似的重复、没有绝对的起点重叠。如果一旦重叠,就不对了。

    如果这么理解,似乎“各复归其根”这种说法就是错误的。

    那么到底哪种理论是对,哪种理论是错呢?

    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也感到茫然。因为这种说法直接打破了我的理论结构,但是又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其实两种论点都没有错误,他们一个指的是事物的状态,一个指的是事物的发展趋势。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三维世界,在三维世界中物质是载体,称作“精”;能量是动力,称作“气”;信息是统帅,称作“神”。从精、气、神(即:物质、能量、信息)三个维度来认识宇宙世界万事万物的观点,简称唯物质世界观。

    隐物质和显物质统称为“有”,无物质称为“无”。

    有与无都是宇宙世界的“内容”,从“内容、时间、空间”这三个维度来认识宇宙世界万事万物和有无相容的观点,简称超物质世界观。

    唯物质与超物质的三维世界观,合称《三维世界观》。

    这就是我们的三维世界,简单点理解就是:物质、时间、空间合称三维世界。

    单论事物的状态,当事情发展到极致就会回到起点,比如种子从发芽到成熟再到变成种子,这就是一个往复的过程。

    因为有了时间和空间,所以种子虽然是种子,但却已经不是原来的种子了。不过如果从事物的初始状态来看,种子仍然是种子。(有点绕,大家耐心点)

    这就是“各复归其根”的含义。

    如果我们把事物原有的状态加上发展趋式,就形成了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这个说法。

    所以说,这两种说法本身都没有错误,但却没有一丝可比性。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事物的发展趋式(也可以理解成过程)。

    就好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下生长会有不同的性格、结局。

    说起这一点,我们不防来说一下近些年最流行的穿越问题。

    如果有可能,我们让同一个人穿越到过去两次或以上,都从刚出生开始。

    第一次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来进行,也就是说保证他再来一次的时候不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那么他的最终结局和本来的历史一定会同步,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

    第二次我们对他进行引导,比如原本的历史他没有人帮助,只是个穷小子。而这一次我们安排一个人去帮助他、引导他,那么他就会按照我们的设定来生活,最终变成富翁的可能性很大。

    第三次我们给他安排很多磨难,比如各种危险、各种虐待……这样的人生经历最终导致的结果可能是这个人早早的被折磨死,或者最终变成一个大变态。

    这就是发展趋式,也叫过程。也就是说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可以引导的,而事物的本质却没有改变。

    在这句话中,老子的本意就是让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

    只有我们认清了事物的本质,我们才可以对事物进行引导。

    比如我们明白了种子可以长成一颗大树,但是这颗树具体应该长成直的还是弯的,这就是看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我们想让这颗种子将来长成一根很直的棍子,那么我们就要保证他不会变弯;

    如果我们需要这颗种子长成一个树屋,那么我们就要保证它在成长的过程中按照我们心中的样子来生长,发面有枝条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生长,我们就需要对这个枝条进行修剪,直到它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要明白这颗种子的本质。如果不明白它的本质,就好比我们想要一颗树,而这颗种子却只是一颗芦苇的种子。

    本质、起源、起点、根源看似没有太大的联系,但实际上却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

    用佛宗的因果论来理解的话,万物的根源是因,发展趋式是果。

    “归根曰静”

    根源是什么呢?

    根源就是起点,也就是万事万物发展之前的某一个点,这个点基本上都属于一个“静止”的状态。

    比如宇宙在爆炸之前、种子在发芽之前、物体在运动之前等等,这些事物在进行变化之前都会有一段时间保持着相对的“静”。

    不管是从修行的角度还是从科学的角度,如果我们想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找的就是这个“静”,也就是这个起始点。

    那么万物回到这个起点有什么用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道德经诠释》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道德经诠释》 第十六章(上) 致虚极,守静笃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腹黑总裁惹不起 连载中图标 腹黑总裁惹不起
  • 将错就错 连载中图标 将错就错
  • 御剑传 连载中图标 御剑传
  • 背离所朝圣的孤独 连载中图标 背离所朝圣的孤独
  • 大叔的文娱 连载中图标 大叔的文娱
  • 大隋我为王 连载中图标 大隋我为王
  • 霍格沃兹的蟹堡王老板 连载中图标 霍格沃兹的蟹堡王老板
  • 收煞记 连载中图标 收煞记
  • 快穿之狐狸精的职业素养 连载中图标 快穿之狐狸精的职业素养
  • 我在衙门的那些年 连载中图标 我在衙门的那些年
  • 枕上合伙人,总裁占婚不爱 连载中图标 枕上合伙人,总裁占婚不爱
  • 九转霸体 连载中图标 九转霸体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