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笠,天誉元帝,性风流,生二十子十二女。是谓多子之龙,子良莠不齐,盖薄命。——《野史》
她小的时候其实并不怎么爱坐车。公主的车辇都大得很,镶金萃玉的,因是宫中巧匠一等一的手艺,去再高的山行再抖的路都稳得很,未至两分的颠簸。
她还要小一些的时候,因着一场劫数毁了自己的右手,险些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昏迷了三月,醒来时已不大能记清事情。有些事迷迷糊糊地记着,有些事干干净净地被抹去,她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得的救,可每每秋末却总要为着这伤往夏宫赶。
夏宫远离京都,建在属地一处高山之上。
她的父皇疼爱她,每至秋末前往夏宫的时候哪一次都是浩浩荡荡几千人随同出行。那一路,至山顶夏宫,整八百里,皇家的公主便就在那镶金萃玉的车辇上接受了她的民整八百里的跪拜。
出了宫的天地本大得很,可小公主入了镶金萃玉的车辇却觉得变大的天地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是以,出了宫的公主把自己又囚在了一个更小的笼子里,唯一一次出笼,是在山脚,望着那抖曲的千级石阶,小公主心有不忍,她下了车辇,走到前头抬轿的车夫跟前。一字未说时,车夫已然跪地汗如雨下。
她的民,从一而终,敬她,更畏她。
他们是这样的从不肯正眼瞧她,又是这样的乐于在一个又一个的牢笼外跪拜着皇家的公主。
人分三六九等,民跪皇家自是天经地义,这些本都不是她该在意的事。
而后来等到时过境迁,冷冰冰的公主长成了冷冰冰的公子,这些本不该在意的也便就成了无关紧要。
自打历那一劫后,她诚然不太能记清事情,可每逢点与往事有所牵连的,却又总能零零总总地想起来一些遭她淡忘的。此一桩事能被记起来原也是她因萧氏父子在车中被闷得久了,眼下又瞧见了这敝巷墙根杂草的缘故。
这些杂草,破墙而生,如此蓬勃的生命落在风里,却也唯诺,风吹何处,它便往何处倒。她瞧着,像极了那一日夏宫高山下她目光划过车夫头顶所瞥见的那株石上草。天下的草都一样,有破石之能,却难耐不定之风。
京都同她一样已改头换面,可毕竟是旧时熟,总归还能被她找到些没经改的地方。此一敝巷便是如此。她遭人看了一场好戏,是以一时并不怎么愿意看到人。这敝巷很好,安安静静得像是除了她除了那些风什么旁的人旁的物事都不会找来此地。
只可惜,这也不过是她的念想而已。
她蹲着瞧了那些破墙而生的杂草许久正准备站起来的时候,不速之客从天而降。这从天而降还真不是瞎扯,那人还真实打实就是从高得出格的院墙上掉下来的,便就掉在蹲着看草的公子边上,一地风尘扬,毫不客气地扑了白白净净素有洁癖的公子满满一身。
可那掉下来的原也是个有洁癖的,公子冷冷淡淡地一瞥那人,不是很明白这又是哪一茬。
“兰因公子早啊。”那人扬起头来,许是因为风尘都打在了她这一处,那人一身干净什么事都没有。
颜揽音听着他这一句,望了眼顶上火辣辣的烈日,心想这厮脸皮真厚,可比风弦。
那人见她没反应,心很是大,又微微笑着来了一句:“我与公子有缘。”
颜揽音扫他一眼,却想这厮平常大抵还真是传闻中那般冷面不苟言笑得很,话不会说也就算了,连笑都不大熟稔,瞧着总觉得僵了些。
那人见她还没反应,伸出了一只手,指骨修长,带了些灰,虽不算白净,但瞧着还算赏心悦目。
“摔疼了,公子可能拉我一把?”那人没心没肺还在笑。
对一切赏心悦目的物事,她一贯都欣赏得很。只是这回,她瞧瞧他,不是很有感觉。这世上算她命的万万人,谋她家财的亦万万人,从公主到公子,万万人从一而终。
是以她阅人无数,算命的她算他们的天,谋财的她谋得他们哭天喊娘。却唯独一二脸皮忒厚的,她脸皮薄,懒得理会。前时轩辕羽是如此,后来风镜烨亦是如此。现在倒似乎还要再加一个他。
少年公子看着那伸过来的手皱紧了眉头,很是无奈。她很少能露出显而易见的表情,因着这分很少都是有心教旁人去看的。她希望对面这厮能看清她的冷淡疏离,别再整出一茬又一茬意料之外的事。
可她眉头皱得越紧,对面那没心没肺的笑得越欢。
一个趴着不起,一个蹲着不动,倒还真就在这巷子里杠上了。
须臾,她环手看他,还是那副表情,却肯开口了。
她道:“王爷还不起来吗,都有不少虫子爬进王爷的袖口里去了。”
那厮一僵,敛了笑,登时就站起来了。
洁癖这点,有时候还真的就是败笔。
夜离殇抖完了虫时,她已经微倚着墙在静静看他了。夜离殇大度得很,任凭她瞧,一边又大大咧咧地解释:“我在墙那头出了点事,翻墙见着公子一时大惊,落地没落好,不过也不打紧。”
“是吗?”少年公子抬眼一望那过高的围墙,也不戳穿他,只道,“如此说来,还是本少害着王爷了。王爷想必公务繁忙,本少也不便打扰,就此别过。”
这话落下去一刻钟后,已经临近家门口的少年公子回过头来看了眼身后三尺之外不紧不慢跟着的某人,耐不过,到底还是问了一句:“王爷打算跟多久?”
“我不识京都,是以不认得路。”这厮坦诚得很。
“王爷是不识京都呢?还是不识颜府?”她比他还坦诚,“若是不识京都,王爷眼下唯一能去的太子府便就在王爷来时路的反方向。若是不识颜府,此巷至尽处右拐,行百米便是。本少还得提醒着王爷一点,我颜家的墙都高的很,是以王爷若是想登门造访还请规规矩矩地走正门,免得到时候生出些不必要的麻烦。至于东方太子,还请王爷代为转告一声,本少与他那位十八弟不是很熟,不过防患于未然也不见得有错,毕竟将来事谁也说不得准。”
“王爷,本少今日乏得很,就恕不奉陪了。”
这一番话,玲珑九转的心思,何其周全,滴水不漏。夜离殇一贯不爱听这样的话,因这样的话像是一盘死局,没有生路,教他无论如何都攻不破。他是个将军,是以攻不破的东西当真都缠着他的命。
可这一次,不知为何,他听了。听了之后,便也顺着原路返回了。
她回到颜府时已近傍晚,天还未黑,府门却已清清白白两盏笼灯高挂。灯下站了个青年,风尘仆仆的,脸却还算白净,堆了一脸的笑意,俨然一个白面小生,正是言怀。
今日算起来,是她给他的最后一日期限。言宁的信据说已经写好了,只可惜还没能寄出去,这贪玩到不归家的人倒是心有灵犀地回来了。
颜家一贯有近傍晚天色未暗便挂灯的规矩,是沁墨立下来的。说是颜家人在外,早些看到家中灯火便可早些归家。可她知道,说是这么说,在外最久的颜家人可不得是她。
她无家可归,却有千千万万个家可居。
偶尔自己都觉得荒唐。
言怀显然是等了她已久了,揉了揉发麻的腿才笑眯眯地迎过来,他与言宁不同,他的聪明自来都不肯用在聪明之处。恐也就大难临头以及贪玩晚归时才能有言宁那般九转的心思。
“公子可算回来了。”这会,他迎过来,笑眯眯地道。
颜揽音瞥他一眼,除了胖了点白了点倒也没什么多大的变化。言怀也算是她手下人中的一朵奇葩,旁的人出任务回来都是黑了瘦了,唯独他就是反着来,倒也不是她给的任务简单,而是这小子鬼心思多,何等境地都亏待不了自己。
“这话似乎该我同你说才对。”她言辞淡淡,行过他身旁,径自向颜府而去。
这种冷淡言怀都是习以为常了的,只追上去,奉着一脸笑,同她道:“公子,我刚做了你爱吃的佛跳墙,这会还热着呢。”
言怀厨艺好,养的她嘴日益的刁。以往这招都很是实用,可这次颜揽音一听那跳墙两字,却登时没了胃口,不买他账。
言怀见她没反应,也是纳闷,却是不馁,只继续报起了菜名,一报报了整整十三道菜,颜揽音才嗯了一声,算放过他了。
言宁同言怀都是与她出入过沙场吃过苦的,是以用膳的时候也是同桌而吃,不大有主仆之分。可这一日,言怀要坐下的时候,却被颜揽音喊住了。
“此去何解?”公子握着箸,挑了一块鱼肉,淡淡问道。
言怀就知道她不会如此轻易地放过他,一早便有了准备,从善如流地答:“正如公子所料。”
“往后何解?”
“弹打出头鸟,静待之。”
“此为一国解,天誉何解?”
“乱之。”
“乱后何解?”
“现时之乱,来时之祸。”
“新帝何解?”
“新帝……”言怀一卡,“公子心思,怀不知。”
她微微笑了,饮一口汤,又问:“二十子十二女何解?”
“是谓多子之龙,子良莠不齐,家则难平,国则难安,大祸也。”
“坐下吃饭吧。”
“谢公子。”言怀如释重负。
“对了,你走的急,有一件事我忘了告诉你。底下人办事往后去期归期都是要报至烟台山的,免得有人回不来了也好有人去替。你此番去期与归期,我已着人传信了。哎,好好吃饭,呛什么?”
言怀咳,丢脸都丢到冤家面前了,这饭还怎么吃?
------题外话------
关于最后对话中的一国解,是个伏笔,要在第二卷才讲到哈。大家可以猜一猜~
顺便跪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