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正月初五这一天早上,万历皇帝隆重操办元宵节的圣旨就送达新任忠州(今重庆忠县)知州曹魁手中。这曹魁年近六旬,陕西华阴人氏,嘉靖三十三年的进士。当年,正逢严嵩当权,这曹魁素善阿谀钻营,很快就托了严嵩义子工部尚书赵文华的关系拜入严嵩门下,故而虽其政绩乏善可陈,更多有勾结沿海倭寇、海盗和不法商人,危害百姓,从中渔利等种种恶行,却也很快就由浙江上虞知县连升两级,升任为正五品的汝州知州。可没过几年,因为奸相严嵩倒台,加之勾结倭寇之事终被御史弹劾而丢了官,只落得个赋闲在家。转眼间就过了二十多年,眼看年近花甲,而自己重登仕途却已然了无希望,曹魁免不了时常感叹自己时穷运蹇。也是机缘巧合,恰恰就在去年清明时节,在家赋闲的曹魁偶然间竟然遇到了大太监张诚的义子邱乘云。原来,时至清明,这大太监张诚遂向万历请旨,打算让他的义子邱乘云替他回乡祭祖扫墓。大明王朝素以“孝”治天下,更兼这张诚跟随自己有年,眼下也正是万历的心腹红人,万历自然是想也不想,就准旨了。大太监张诚乃是华阴人氏,多年来曹魁一直都梦想着借重这层同乡的关系,重返仕途,然而始终竟不能如愿。一来,张诚最初在皇宫大内的职位不显;二来,曹魁虽然有心攀上内宫权阉这颗大树,却也苦于没有门路。如今,能够在自己的家乡遇见邱乘云,这曹魁岂能放过这等机会?接下来,靠着同乡这层关系,再依靠邱乘云的一番大力引荐,曹魁终于认了那张诚为义父。而后,他更拿出了五万两白花花的银子上下打点,不多日竟然再次谋得了忠州知州这个职位。虽说这忠州知州也是知州,但在曹魁的心中,这忠州知州却是远远不能与汝州知州相提并论的。原来,有明一代在地方的行政区划上,实行省(亦称行省)、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三级行政区划。就此而论,这忠州知州只不过是重庆府辖下一个挂从五品品衔的散州知州,即只相当于县的府属州的知州,而汝州知州虽也名为知州,却是当时河南布政使辖下唯一的一个省辖的直隶州的知州,官居正五品衔,汝州之下更是辖有鲁、宝、郏、伊四县。此外,忠州地处渝东南腹地,与地处中原的河南自不可同日而语,且这里距离京师路遥山远,在明朝之前,忠州素来就是贬官和失意的官宦流放之地,中唐著名宰相刘炎、陆贽,大诗人白居易等人,莫不属于此类。尤其重要的是,忠州多民族杂居,素来民风彪悍,更兼此地地贫民瘠,要想捞点油水,好处什么的也根本无法与地处中原腹地、广有四县的汝州相比。因此,自到任伊始,曹魁一面继续利用与大太监张诚的关系寻找时机,一面继续运用手中的钱财上下打点,盼望着早日谋得一个肥缺。
如今,得到这样的一道旨意,对于曹魁而言,不啻于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按照曹魁的理解,如果自己把皇上交办的这件事情做好,做得出色了,必然取悦于当今皇上,如此一来,自己的前途自然更有希望。与此同时,他也清楚,只要自己稍稍动动脑子,完全可以乘此机会大大地捞上一把。对于这么一件一举两得的大好事,曹魁岂能错过?故此,自接到朝廷传下的圣旨之后,曹魁真可谓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尽心操办。很快,来来往往的忠州百姓就看到了忠州知州衙门贴出来的写有如下内容的告示:
“本知州此次奉旨操办元宵节,实乃旷古未有之盛世,亦是我大明王朝立国两百多年来从未有过之盛事,更是我天朝万千子民之福泽,故此,凡我忠州官民人等当细体圣恩,竭忠尽智,大张天子之恩德。为此,本知州特此晓谕我辖区内士农工商各色人等,务必家家尽心,人人尽力。为了彰显圣恩宏广,本知州特定以下举措:其一,特设‘助节银’一项,希望我忠州百姓人等,上以忠君体国之心,下以官民同娱同乐之义,踊跃捐助,钱多的多捐,钱少的少捐,没钱的也必须出力;其二,凡本知州辖区内所有工匠、艺人,不管是否身在匠籍,不管是轮班匠,还是住做匠,自本告示公布之日起立即前往知州衙门报到,本官将有重要事情安排,到则有赏,迟到、不到则必有重罚;其三,各色艺人在此期间必须要勤加练习,凡在元宵之夜上表现上乘的,本官定要重重奖赏;但是,若表现不好,行事不力,本官则予将予以严厉的惩戒;其四,为了使我忠州百姓人人皆沐圣恩,无论城镇乡村各家各户务必要张灯结彩。”
俗话道,人的名,树的影。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倒也不乏有地方官吏倾力操办传统佳节之盛举,然究其目的与动机,他们或为彰显“百姓富足”、“天下太平”的能臣干吏之政绩,或为标榜“与民同乐”、“以民休戚”、“以民为本”的传统的儒家士大夫形象,或为粉饰太平,亦或三者兼而有之。然而,由天子下旨“隆重操办元宵节”的“盛举”在历史上虽非唯一,却也极为罕见,尤其是对于距京师万里之遥的忠州百姓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为所未闻的稀罕事。因此,官府的告示一经贴出,还不到一天的功夫,这消息就几乎传遍了整个忠州。
也就是在这一天,天气晴朗,旭日初升,霞光万道,一扫冬日寒气。时日尚早,还正是贪睡的时节,然而忠州城西乐天镇郊鸣玉溪畔一户苗族人家中,此刻却已是格外的热闹。原来,这家户主姓秦名葵,字载阳,自号“明玉遗老”,此刻正在自家的前院里亲自指点自己的二子一女舞枪弄剑,精习武艺。这秦葵虽然已经年过花甲,却也老当益壮,精神矍铄,舞起枪来一招一式颇有儒将风度。想当年,这秦葵在整个忠州也曾是一位文才武略样样出众之人,可叹他偏偏福薄而运蹇,那时的大明王朝已经非常黑暗腐朽,朝政日非,上有天子昏庸,下有权阉奸佞当道,而朝廷选拔人才的八股取士制度久已僵化无为,故而正直敢言,空有一身抱负的他虽也屡入科场却也总是屡屡失意,直至年近不惑,却也只勉强落得了一个贡生的薄名。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大明chuán qí女土司——秦良玉》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大明chuán qí女土司——秦良玉》 第二章 假圣命知州敛财货,议原委父女论时局 01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大明chuán qí女土司——秦良玉》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大明chuán qí女土司——秦良玉》 第二章 假圣命知州敛财货,议原委父女论时局 01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