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和郑和成吵完架,又和汪所汇报后,小甘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她想起上次和父亲谈起单位年度考核,自己有差评时,父亲一反以往以和为贵,能忍则忍的态度,和她说的:“要翻脸就全翻,不要顾及这个那个,否则更难做事。年度考核太多客观因素了,不用在意,也不用理会。”总之,小甘做好年度考核得差评的打算,反而是像卸下全身包袱,轻装上阵。
去年的年度考核后,刚好汪所和小甘到首府开业务会。返程的动车上,汪所告诉小甘,年度考核有3个人给小甘打了差评。小甘知道,汪所也是纠结好久才告诉她的。小甘一听,就大概知道是所里那几个人给的差评。小甘当即和汪所说:“你了解的我的问题点的那里?”汪所说:“我也不知道?可能别人不喜欢你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小甘说:“工作方式和方法可以改进,但工作要有人做,做事就肯定会触动某些人的权益,肯定会唱反调,这个我能接受,而且我接手以来,科室从连一张白纸一点资料都没有,能到今天这个局面我也付出很多精力,但我自己做是不够的,是需要你们领导支持和理解的。”汪所当时表示理解,但一回到所里,那几个小人一围上,很多事情就没有原则了。事情也就这样了,所里的形势也就这样,小甘只能接受。小甘常想和汪所讲“亲贤臣,远小人”,但好多次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站里小人首推李涛,她是前几任站领导王书记的姐的女儿,是左脚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者。她先是在所里做临时工,后来,她在一次残疾人运动会中获得第二名,王书记以此为由,硬是给她进编当了工人,前几年转参公单位时,她又转为干部,加上她在外面承包了一个球馆,经常接待些领导来打球。由此,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人才。每天,除了电话联系球馆业务外,就是到汪所长办公室讲这个人讲那个人。小甘自从知道她的为人后,做事情都要防着她。这天,汪所长又让小甘到所长办公室,说起单位药箱的管理理问题。小甘说:“现在没开封的药都没放出来,我统一管理着,拆封的散放在药箱里,药箱粘有字条,上面写着常备药名以及使用药箱注意事项,写清了如果常备药没有了找我领用就行了,每次使用我都要求大家自觉登记。但药箱是放在厨房洗碗间,供随时使用的,我也不可能时时守着,所以,有时有人用了会不登记,但都是少数,大家都还是自觉的。”当时汪所哦了一声。小甘真想说:“你自己去看一下药箱就得了,不要听别人说!”汪所又说:“那不登记的到时怎么管理?有人反映你放贵的药在药箱,一天不到就不见了?”小甘说:“有一次全所大部分人感冒,当时安排我购咳嗽糖浆,我购了,的确是一购回来不等进药箱,就被别人拿走了,以后我再也没购过这类药,现在购的药都是创可贴、酒精片、板兰根、维c片,全是不值钱的常用药,创可贴10元100片,我平时放10片在药箱,酒精片也是10片左右,板兰根3小包,维c片一包,不值得天天守定药箱的。”汪所长又不在说了。
反映情况的人只能是李涛。上次小甘安排采购员购药品时,李涛在一旁就说:“干嘛经常购药?”小甘当时马上说:“没有备用药肯定马上要购的。”李涛马上说:“办公室领用每支笔都登记,怎么创可贴就不能登记?”小甘说:“创可贴这种应急使用的药品,没有办法每一片都找我领取。药箱是长期放在厨房随时备用的,没有专人管理。笔不是应急物品,而且有专人管理,当然可以一支一支登记。”讲过以后,小甘猜想李涛绝对又要和汪所长汇报,果然,李涛已汇报自己的管理所见,却没有把小甘和她说的话向领导汇报。
采购员韦宁思也不是省油的灯,有时小甘觉得他就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但是他很会装老实,做什么事情只能用无利不起早这个俗话来形容他,无数次的催促,无数次的询问后才得到所需要购买的东西,而且,他是前几任所书记的侄女婿,是郭老舅的所谓连襟之亲。上次有一单职工伙食采购发票上出现购有牛奶,于是,小甘问韦宁思,为什么购牛奶,韦宁思正在曾副办公室,一脸不高兴地说:“不关你事,我会和汪所长讲!”一听这话,小甘马上气炸了,马上说:“我相信你有这个本事,但是我是科长,我问你单子为什么这么写这没有错吧?”韦宁思气鼓鼓地走了,在场的曾副没有出声。一个采购员就是嚣张到这个程度。
d看 小说 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