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听了汪闻的分析,便开始低头沉思,思考良久,终于说道:
“先生之言很有道理,不过,夏王邀请我去芷阳会谈,依先生之见我去还是不去?”
“这,依属下之愚见,还是暂时不要去!如今大秦已破,还是紧急奏报陈王,看其如何决定!
据属下想,或许夏王很快会邀陈王会盟,邀请天下诸王会盟。当然地点还不清楚,今后的时局难以判断。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恐天下安定还很早。”
周文一听,点点头道:“汝说的很有道理!有人想称王,有人想称霸,还有人想称帝。如今天下诸王十余,比六国还要多,这纷争怕是一时难以平息。我就按先生说的办,立刻奏报大王。”
“如此方位上策!还有,秦军王离部已经南下北地郡,如何处置,也是个大问题!”汪闻说道。
“我料,夏王一定会让我等北上共同防御王离,我等也可以缓进,让其两败俱伤!”周文一听,突然来了想法。
汪闻一听,不好再多说什么。他想,你这样怕是不妥,一来,人家夏王救了你,你却坐山观虎斗。那天下人如何看?
其二,只要二世投降,王离会抵御夏王吗?要知道,秦国公子都已经被杀光,那王离想重新立一个秦王,还找不到人呢!
除非他要自立为王!不过要自立为王,那势力比起来,那就差得太远,他怕是连粮草和兵员的难以补充。
所以综合看来,夏王当初渡河成功,击败了章邯,已经占据了主动,任何人都难以动摇,可见夏王高瞻远瞩,非常人可比。
……
在芷阳的吴广接到周文的回复后,一看这人终于低头认输,心里有几分得意。他对章邯、陈平、吕德等人说道:
“公等看看,周将军已答应暂时不渡河,这很好。章将军,汝再发牒给司马卬、龙吉二位将军,让其把降书送来,早表诚意!”
“诺!”
……
二日后。
那司马卬、龙吉二人知道夏王已经渡河,夏与张楚联军大败章邯后,也只得投降,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吴广接到降书后,让兼着护军都尉的陈平向二部派了两名监军,督促其易帜。
同时,令龙吉在临晋只驻守五千人,带领其余的二万五千人到北地郡会同邓胜驻防王离。
次日,方强已带领大军包围了咸阳。章邯也在芷阳以西的中道乡附近收集了残兵二十余万,兵威重整。
吴广带着狼骑和虎骑,去章邯营中给那些士兵讲了一些“王言”,承诺他们将获得与夏兵一样的待遇,要求他们继续为夏国服役。
在羊群心理的作用之下,他们看着章邯等主将全部投降,自然也只有跟着投降。
谈完话,吴广让王果担任章邯裨将,同时按照惯例派了监军。
“章将军,公在此处留守三万人,交由王都尉统领。其余人渡河,前进至北地郡驻防。”吴广说道。
“诺!”章邯说道。
他当然知道那是去防范王离。不过他心里想,在如今的形势之下,王离应该也会投降。
……
咸阳城外,中午。
二世胡亥与赵高等人跪在道旁,恭迎吴广。
只见那胡亥手捧传国玉玺,低头不语。
陈平派人拿过来,递给了吴广:“大王,这是秦国之传国玉玺,请大王过目!”
吴广接过来,看了看,然后递给了吕德:“公妥善保管此物!”
“诺!”
随后吴广跳下马,对秦二世胡亥说道:“胡亥,汝可知罪?”
胡亥全身哆嗦,战战兢兢说道:“罪人该死,请大王饶命!”
“汝倒是知道有罪!很好!”吴广说完,对吕德附耳低声说了几句,吕德点点头:“诺!”
随后只见吕德大手一挥,道:“将这若干人等,全部带进城去,听候发落!”
“诺!”旁边一位校尉听罢,带人一哄而上,将跪在地上的所有人,全部带走。
……
下午,咸阳宫。
吴广在里面转了一圈,便让陈平、吕德将所有千石以上官员找来训话,要求他们暂时守其职。
千石以上官员各降一等留用,以半年为考察期,考核合格,恢复原有待遇。其余官吏待遇不降,依旧半年考核期。
这些人自然感恩戴德。给官员训完话之后,吴广对陈平和吕德、方强三人说道:
“三位,这咸阳城中事,我就交与三位。另外,我考虑许久,就先让胡亥担任逍遥侯,继续囚禁。
再抓紧核实赵高罪名,凡是可以给其安上的罪名,通通给加在其头上。比如说篡改始皇帝遗诏登基等等。后日,我出征北地郡前,将其和党羽诛杀祭旗。”
“大王,胡亥登基是始皇帝许可的,这……”吕德说道。
陈平忙说道:“吕公,此事真得按照大王说的办!以增加大王起义之事的正义性……”
于是几人商量半天,终于定下了原则,一切按照吴广说的办,尽可能将赵高和二世胡亥名声搞臭……
(二世胡亥登基之谜:根据《史记》记载,那是赵高威逼李斯,篡改遗诏,说本来有诏书给扶苏,要其回咸阳来主持丧事,意味着要让其当皇帝。
当然,司马迁也说了,秦始皇并无遗诏立何人为皇帝。这就是有名的“沙丘之谋”。
其实此事有很多疑点。首先,在当时的情况之下,秦始皇非常喜欢胡亥,一直将其带在身边,并不大喜欢扶苏。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胡亥更有可能继位。
而且,从秦始皇指派赵高给胡亥当老师,就可以看出,他一直在培养胡亥。
其次,说赵高威逼李斯,其实这是根据后来赵高杀了李斯而得出赵高很强势的结论。
不过就当时二人的地位来说,赵高只不过是一个中车府令,和李斯的位置差别是天上地下。秦朝的宰相权力极大,李斯要收拾赵高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其三,根据西汉竹简《赵正书》,还有最近出土的胡亥《秦二世奉诏登基文告》,证明秦二世胡亥登基,是有遗诏的,并非《史记》所记载,秦始皇没有立任何人当皇帝的遗诏。
综上所述,有理由相信,至少存在一种可能性:秦二世胡亥登基,是秦始皇发布过遗诏的。
否则这等机密之事,外人怎能知晓?司马迁他老人家从哪里考证出来的?从《史记》的记载看,他老人家好像秦始皇死时就在旁边亲眼目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