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老黄一家人
柳桃听了心里也是有些不平,她估计是府城关于她传授的那些菜的信息传过来了,这才被人抓住了商机。不过,这个大姑还是有些头脑的,还知道把虾糠加工成虾糠粉,盼着大姑不要去爷爷奶奶那里,通过这些虾糠,他们会估算出虾干虾仁的产量的。
“婆婆,都是我不好啊,不过啊,大姑她是咱们的亲戚,让她赚点就赚点吗……”
“你倒是好心,都忘了她要鼓动你奶奶赶你们走,还要拆散你和金秧的婚事啦,年前她来游说我的时候,我可是差一点就把你和金秧的婚事推掉换成二丫了!”这话可是婆婆第一次说给柳桃,柳桃也不禁也生气了起来。
他们先是让会水的老爸,在对着河边勘探水位,因为布置**阵必须选择河底平坦的地方,一溜网幛子也不能有太大的起伏,网幛子两边为了运送东西和走人,还不能有大一些的坑洼。这个河边左右两三里都不适合插**阵,只有对着池塘的方向是河水的拐弯处,宽一里半,由于水流缓慢,在水底成了一块不大的冲击平原,都是细沙铺就的好地方。老爸就把两道**阵的大致位置敲定了,并插上了竹竿做了记号。金秧在岸上用纸笔记下了各个要点的水位,网幛子的高低可是随着水位设定的,到了做**阵的地方水位就到了肚脐眼部位了。
这条小河名叫金沙河绕了金沙县半圈,估计金沙县也是因此得名的。宽的地方有三、四里宽,窄的地方也有七、八百多米,她们布置**阵的地方有一里半宽。是水流比较平缓的地方。两家人按照金秧给出的尺寸裁剪网幛子的高度,又给网幛子下面缝上一溜的鹅卵石,用来稳定网幛子不会随风浪漂浮起来。其余的两个后堵仓,也按照金秧给的尺寸中规中矩的缝制气来。
金殃看到岳父每次从水里上来都因为水凉而冻得哆哆嗦嗦,两人用油布设计了防水又保暖的连体水裤,虽然有点渗水,但不用担心长期下水会落下老寒腿病的。
接下来老爸就和大爷去谈置换土地的事宜,大爷大娘曾经看到老爸去河里探水位,在水里前后走了几里路,最后在对着自己家地的地方插下了一溜的竹竿。又看到了他和公公在水塘边的荒地上转悠,虽然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但一定有什么挣钱的打算,多半是和捞虾有关。想到了这里,虽然两方面的土地都是上等的,就提出对置换土地不同意了。老爸也看出了他背后的意思,那就是趁机拿捏一把,好得到更多的好处。
柳桃这时候想到了大姑,只要把虾糠的经销权给了她,她就能去从中说和。果然大姑不负众望,在得到了婆婆的首肯以后,果然去和大伯说和去了,最后敲定了他的四亩,置换公公家的五亩。虽然吃了一亩地八两银子的亏,但河边的土地是归了自己了,不过,大家都不相信大姑没有从中间捣鬼。
接下来是选定盖房子的房址,平整那六亩水塘,金秧看池塘的底部是一层厚厚的淤泥,那都是多少年积攒的枯枝败叶变成的淤泥,是肥力很高的腐殖土,金秧就给工匠管事的多加了银子,让他们把淤泥起出来,均匀的挑到了池塘后面的坡地上分开堆好,准备给那些葡萄苗和杜柿树苗当肥料。直到淤泥全部清除了以后,指挥工匠在池塘底部做出坡比。另外开出了一个小的繁殖育苗池,用成年的小龙虾来繁殖虾苗。
对于在三叔的地里挖联通小河的通道,三叔倒是没有提出出格的要求,只是说赔偿一下青苗费,因为种下的谷子已经脚面高了,再有完工后必须把土地平整好。这个三叔,十八岁的时候,奶奶看村长的弟弟进山狩猎的发家致富了,就央告他带着三叔一起去打猎,三叔胆子小反应慢,经常是空手而归,一年以后虽然强一些了,但胆子并没有大起来。就因为他的胆小,竟然得到了好处,他和村长弟弟有一次进入深山遇到了吊睛猛虎,不顾危险抢先去搏斗的村长弟弟被老虎叼走了,胆小的他却因此好好的活了下来。但再也不敢进山了,老老实实的就做一个本分的农民。
两人和三叔谈妥了以后,暗水道也已经规划好了,挖开过水的通道以后,用石块砌成暗道通水,然后土地回填原样恢复原貌。这个工程很大,就和平整池塘的工程一起发包了出去。又另外的找好了两伙泥瓦匠,一共花费了五十两银子。
在房址的近处一左一右,俩人把葡萄和杜柿种入了地下,老妈曾经看到金秧家的院子里堆满的两种苗木,怪俩孩子胡闹,劝她们:“那个杜柿可难吃了,你们俩孩子种它干什么?”
“我们不是为了吃杜柿,而是把杜柿的树干当做嫁接用的砧木,在杜柿的树干上嫁接别的品种。”
除了种树和葡萄,又在鱼塘边空地上种下了花椒八角,后来又淘换来了麻椒。平常用的葱姜蒜和辣椒也都种下了。这样不但可以随用随取,自己种植的吃着还能放心。
房子也让老爸包了出去,柳桃和金秧亲自规划房间的布局和装修,这次是石头地基砖瓦结构,外观布局像极了现代的小别墅。里面的地面人们还不懂什么叫做瓷砖,他俩就去了县城郊区的瓷器厂订购了一批,并设计了室内的卫生间。卫生间有通风装置,供水就是山坡上的一个地下大水窖,利用山坡的坡度落差自动供水,在陶器窑厂订制了黑陶管道,阀门就用吊死鬼的原理,配重的重坨一提一拉就能供水起到了阀门的相同作用,连着厨房用水也借上了光了。化粪池离得新房远远的,盖上木板就不会传出臭味,不是条件太差劲,金秧都想着弄一个沼气灶了。厢房和仓房也落成了,至于建院子和大门洞就不着急了,只是平整了院子以后用树干和树枝圈了起来。看看两人设计的新房,唯独窗户上的窗户纸让人堵心,这个年代琉璃倒是有,但大张的玻璃还没有发明出来,柳桃只能是让木匠预留出了窗户活扇,预备以后有了玻璃再说了。
不过,窗户上必须糊上窗户纸,柳桃看窗户纸是一种叫做毛头纸的劣质草纸,不但透气不保温,连透明度不高,就和金秧商量用别的东西替代,金秧就给他出主意:“可以用做衣服的纱代替。”
“纱可是透气的,怎么解决透气的问题?”
“可以刷上一层明胶。”
“哎……,估计是可以的,咱们可以试一试……。”果然,刷上了明胶的纱比窗户纸好了许多,只是不透明,不能和玻璃相比。
后来有个工匠的头儿说,他过去进过京城,在一个大户人家的窗户上就见过琉璃,琉璃虽然透明,但透过琉璃看出去的景物有些模糊。柳桃告诉那个人:“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琉璃,那就联系他们制作一些大张的,能制作多大就制作多大,最好是一样规格的,颜色也最好是一致的……”末了给了他二十两银子,让他代为联系。
老两口对这个室内的厕所还有些顾虑,她们那里知道柳桃上一次自家的茅厕就等于上一次刑场的心理,半个月后房子外部已经完工,里面大致的也把房间格局砌好了,顶棚也抹平了,只等着瓷砖到位了。
平常的房子都是一层棚,就是房盖,夏天还好,一到冬天因为透气严重,不利于保暖。柳桃奶奶赶她们出来的那个房子就是那样的,冬天有火炕头半夜还好,一到下半夜就冷得让人受不了。而这房子的天棚加上房盖是两层的,工匠们一看就知道冬天肯定是暖和了。随着六亩水塘的平整接近了尾声,两条通河的暗道也开通了,两道通河水道有利于给池塘换水调节水质和肥力。为了怕杂鱼顺着水流进入到塘里,也怕日后小龙虾逃跑,金秧设计了两道细目网片阻挡。为了防备人为破坏,也为了加一层保险,一处在明处,一处在暗里。先是放进来一尺的水,撒上生石灰给池塘水消毒。等到水换出去以后,开始施肥保持肥力,雇人在河里捞出一种叫做灯笼泡子的水草种植在池塘底部,这是日后小龙虾的饵料了。
按说完工以后主家会摆下丰盛的酒席款待工匠的,但柳桃不能太露富了,也不想引人注意,他可是怕把爷爷奶奶给引来。她除了工钱照付外,奖励每人二十个铜板,就当是请他们喝酒了。众人得了钱当然没有意见了,欢欢乐乐的归家了。
其实爷爷奶奶也在等待他们请工匠吃饭的这一天了,到时候也能吃点好的,怕柳桃一家不通知自己,就派了大胖和柳铜来侦查了几次,最后看到工匠们没有吃酒席就回家去了,心里是很不高兴的,暗暗骂他们‘抠门’。
一伙工匠直接回家了,另一伙被留了下来挖水井,以后不管加工什么都得有充足的水源可以用,如果自己的家院子里有水井,那就方便多了。
来地里干活的三叔,老爸赔偿了他一两银子的青苗费,让三叔很满意,平常这四亩地一季的收成充其量就二两多银子,两条隐蔽的水沟糟蹋的青苗不过二分地,显然给的多了。
孤陋寡闻的三叔,看惯了平常房子的外观,对柳桃家的新房子的檐脊怎么看怎么别扭,柳桃看老爸走远了,就愁眉苦脸的对他解释说:“因为工匠没有尽心干活,把房子盖得有些歪了,而且是越来越厉害”
“哎,你爸这钱不是白花了吗,好不容易盖了个新房,你说这事弄的,多糟心啊!”
柳桃这是故意这么说的,三叔是个老实人,他会把原话带去给爷爷奶奶的,如果他们相信了,就会幸灾乐祸,对自己家的关心就会减少。
第二天,二舅来了,也到了新房那里参观了一圈,大力称赞新房的设计,看到了新规划的养虾池,也是大为赞赏。不过他看到这里离着村子太远,就担心起了安全问题,其实柳桃也想过这事,以后住在新房里,还得看着养虾池,对于一百米外插着的**阵看不到,如果有人来破坏的话就难以提防了。
“这么着吧,我给你们请一家人来,只需在河边给他们盖一间房子住就行了,一家人也就给一个人开佣金(工资),你们看怎么样?”
“二舅,你说说那个人的情况吧。”柳桃也担心家业大了安全会出问题,再说现在人手明显的不够用了,为了怕暴露自己家的机密,村里人也不敢雇佣,如果来一家外地人帮佣,那是再好不过了。
“那个人是我的同袍伙伴,曾经在军中管着一百多人呢,他腿部受伤落下了残疾,今年三十八岁了,只有老婆和一个女儿。他家没有土地,过去几年退伍以后,也是和我在一起在镖行走镖的,因为腿一瘸一拐的,没有人把体面的活给他干,也没有头脑经商,生活当然不好了……”
“那就让他来吧,不过得等上几天,等到房子盖好了就让他一家都过来,他媳妇如果也帮助我们干活,我们也会给她一份佣金的……。”
“那可当然好了,就这么说定了!”
新房的瓷砖铺好了,就是天没有下雨,卫生间里面没有水,如果方便完毕是没有水可以冲洗整块石头雕刻的坐便器,所以卫生间暂时的还不能用。柳桃才不管这些,只要是化粪池的排水系统通畅了就行,她每天提着一大桶水备用,用笨方法解决上厕所的问题。看着四个大小不一的房间每个孩子一个,父母占了一个大的,柳桃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新屋落成了粗陶(瓷砖)也铺上了,粉刷了以后还没有搬家,老爸打算把新屋的潮气放一放,新定制的家具到位了再搬。**阵的所有网幛子已经制作完毕了,两家人迫不及待的把**阵插好了,虽然现在水还比较凉,但为了挣钱都能克服。金秧负责调对网幛子,柳桃就来回搬运那些部件串连绳子。大家忙活了一个上午,终于一切完毕了。那些网幛子和水面持平,力争最大限度的不被人注意。
三叔始终在岸边自家的地里看稀罕,大家休息的时候也过来凑热闹了,他家的两个孩子和大胖村长家的儿子黄山松也在河边玩耍,看到大家休息也过来了。两刻钟以后,金秧按摁不住好奇的心理,拿上了一个口袋下水了。专门逮虾子的后堵仓里只进去几个虾子,金秧知道大白天虾子不会太多的进网,但还是失望的把后堵仓放回了原位。
当他提起抓鱼的后堵仓的时候,里面的鱼泛着水花出水了,金秧倒进了口袋,大约得有二十五斤,大多数是暗纹乌狼鱼,其余的是紫色乌狼鲫鱼和鲤鱼鲶鱼,由于网目太大,乌狼鱼都在八两往上。当他把鱼展示在众人面前的时候,这一下众人都欢呼了起来,老爸把鱼分成三份,爷爷奶奶一份鲤鱼,三叔一份鲫鱼,村长家的儿子一份鲶鱼,另外一大份乌狼鱼就是两家的了。看着他们走远了,金秧这才把紫色的乌狼鱼全放回河里。
三叔见猎心喜,仅过了一夜就来腼腆的和老爸商量:“二哥,能不能也把这法儿教给教给我啊,你看我家两个小子一个闺女也都大了,光指着这点儿地也不好过啊?二哥,你能带一下我吗?”
这可让老爸为难了,这些都是两个孩子鼓捣出来的,是属于不能外传的独家机密,如果都学会了就都会做了,自家的优势就没有了。但三弟是亲弟弟,一家人又都老实巴交。对于他的恳求也只能是和柳桃金秧商量后才能答复。就回答道:“三弟,你是不知道,这河边我都勘探过了,只有这一小片的地方能插**阵,其余的地方都不行,这样吧,以后金秧要是能想出了别的逮鱼的好方法,我一定会带着你家一起挣钱……。”
老爸把三叔用这话打发了,三叔看二哥说的也是有道理的,就听从了他的话。这几天,不光是三弟看着两家人挣钱眼红,村里许多人都眼红。
既然有了收获,在河边盖房子防备人破坏**阵就提到上了日程,老爸当即就去找工匠,让他们明天就来挖地基备料。这房子虽然不是给自己住,那也得盖得漂漂亮亮的,不用说,又是砖瓦结构了。
“什么,屁大会儿功夫得了二十多斤,还不用人去下水捉,鱼自己就进网了,这,这还有天理吗?要是一夜的话还不得几百斤啊!”奶奶惊诧之余,气愤了起来。她本来对老二家盖房的大工程就怀疑,怀疑他家挣了大钱,但苦于没有真凭实据,这次听老三说他家新房子要倒了,还以为再拿赶他们走的借口会还是管用的,这次说什么也要多讹些钱过来,不给的话就撵人。